江爱传承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又到端午吃粽时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06月25号 09点 阅读 8153 评论4 点赞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又到端午吃粽时

 

(浪溪沙)

 

 

 

        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中国民俗的重要节日,现己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年年过,年年风味不一样,但我们这代人对端午节印象至深,记得六十年代我们还是懵懂少年之时,过节母亲是最忙祿的,包粽子的重任全部落在母亲身上,端午到来之前要买来粽叶用水浸泡好,包粽子时还要提前买来五花肉、赤豆、枣子等,所有这些锁事母亲都要亲力亲为,亲自动手安排,那时我们家是个大家族,除家里三代九口人外,姑父姑妈一家六口也在我家共同搭伙用餐,大爷叔他们工作忙,白天两个子女也寄放在我家,由老祖母、老祖父带管,家里吃饭人口多,我和大妹子也要帮衬做些家务,如照顾好弟弟妹妹们,母亲包粽子时需要搭手时我们也会上去帮助干些杂活,因为吃饭人口多免不了粽子需求量也大,一个圆形的大塑料盆里是多半盆浸泡好的糯米,边上放好粽叶、线绳、剪刀等用品用具,母亲的手很巧,一张长长的粽叶在母亲手里放进糯米三折两折就包好了,之后母亲嘴里咬着线头,一手扯着线绳来回一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母亲包的都是三角粽,小巧玲珑结实耐看,且品种很多,有肉的、赤豆的、碱水的、白米的,看着母亲如此辛苦操劳一个大家庭的端午节安排,我们的内心是既感动又痛心!这是我们小时候过端午节的一些生活场景,现在每每回想起来,其实过个节最辛苦的是父辈们,尤其是母亲的操劳,这是我们应当感恩和铭记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也很少听说年轻人过节会和老一辈那样动手包粽子,粽子己走向市场化商品化而不再是奇货可居,吃粽子也不再是过节的唯一。当今端午节己彻底融入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中,三天小长假,人们更多的是与友聚会、安排外出旅游等,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很多民间活动也无法开展,如赛龙舟,记得去年端午之际,江川社区的龙舟赛就在我家边上的竹港河里举行,也是热闹得很,今年端午肯定会冷清不少。

        端午,作为中国民间的重要节日,己列入人类非文化物质遗产,过去我们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今天更多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传承和保留,端午节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厚重历史文化传承,粽子仍然在吃,意义己不可同日而语。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9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