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浦江客读史】屈原追随哪些先贤自沉汨罗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06月22号 09点 阅读 11639 评论11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屈原·国画  (图源网络)  (浦江客读史41) 

 

 
【浦江客读史】屈原追随哪些先贤自沉汨罗

——“人物春秋”之十:屈原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投身汨罗江自沉而死,成为千年来举国纪念的传统节日。

       屈原早年曾受楚怀玉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制定,主持外交事务。屈原主张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诽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屈原竭力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未能如愿,反而于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被逐出郢都,流放汉北。后又因小人的谗言被楚顷襄王再次逐出郢都,流落江南。奸佞小人的中伤,昏庸帝王的放逐,让屈原有志难舒,面对楚国之危难,民生之多艰而无可奈何,屈原唯有带着满腔愤懑,投身汨罗江中。

       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历来有诸多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屈原听到郢都被秦攻破,一时悲愤交加,感慨万千,既然有志救国却回天乏术,唯有以己之死祭奠国之亡魂。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屈原早已萌生了离世思想,是仿效殷朝贤臣彭咸进谏不成而投水自尽的壮举。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屈原有意在舜帝祭日投江,以实现与先帝聚首去完成在人间无法实现的抱负与理想。

       屈原追随彭咸“忽乎吾将远行”的离世思想,早已有之。在屈原的《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四首诗中七次写到彭咸,《离骚》曰:“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又曰:“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抽思》曰:“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思美人》曰:“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悲回风》曰:“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又曰:“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又曰:“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

       彭咸何许人也?屈原为何“指彭咸以为仪”,如此崇拜彭咸并树为榜样?

       关于彭咸,特地查阅了1999年版《辞海》和《中国历史大辞典》,结果均未此人。在“百度百科”上搜索,有三种说法。说法之一,屈原《离骚》里的彭咸,不见于先秦其它书籍。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说:“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但并没有讲明注释的根据。宋朝朱熹承袭了王逸的说法,但心存疑虑。从屈原《悲回风》一文分析,彭咸的确是像殷商的申徒狄一样“负石自投于河”的。说法之二,彭咸,系彭祖第三十四代裔孙,字福康。商纣王时官为贤大夫。因商纣王淫乱不止,彭咸与众卿诸臣数谏不纳,彭咸投水而去。说法之三,彭咸是“巫彭”与“巫咸”两个人的合称,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卜筮、医药之祖。彭咸有无其人,是一个千古以来聚讼纷纭,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其涉及对屈原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在《楚辞》研究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屈原对彭咸意象的艺术描写,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正直、美好,一是念君忧国。由此可以看出,彭咸应是一位既有内美又有修能的贤人,既汲汲于修身,又愿意帮助国君治理好国家,是一位不愿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而坚持正义,悻直清白,至死不渝节的耿介之士。对屈原四首诗七次写到的“彭咸”意象具体分析,屈原“指以为仪”的彭咸,确是屈原心中的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是“前修之足为师法者”。

       屈原在《离骚》最后吟唱道:“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王逸注解说:“我将自沈汨渊,从彭咸而居处也。”诗人从彭咸仙游自沉汨罗之意在此清楚表达,炎气相仍,烟液群积,霜雪俱下,潮水相击,这象征着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个人前途的迷惘以及自我解脱的绝望。

 

 

历代纪念屈原的绘画选

 

 
       至于屈原追随舜帝而去,也是诗人深思熟虑的一种人生安排。屈原在《离骚》、《天问》、《九章》等赋作中都提到了舜,这与他向往尧舜时代、仰慕尧舜榜样不无关系。屈原在《离骚》开篇就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来表明自己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在《涉江》中想像自己跟随舜帝畅游昆仑瑶圃,“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舜帝是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人物,是儒家描绘的理想社会中的理想人物。舜帝是屈原举贤授能政治理想的施行典范,他的齐家治国理念已升华为屈原的自我情结,他的高洁人格是屈原自我理想人格的精神支撑和依托。在屈原的赋作里,舜帝与九嶷山一起闪耀着灵光,成为了圣灵。舜帝又是楚人的太阳之神和光明之神,楚人习俗要在五月五日祭拜舜帝,屈原有意在舜帝的祭日投江,让自己与冉冉上升的太阳融为一体,与心仪已久的舜帝相聚,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其实,今天的我们不必去纠结屈原是在追随哪位先贤投身于江的,彭咸和舜帝都是屈原心中永存的偶像,是他从初始到终结都为之付出真情实感的理想所在。屈原在一声声长叹后自沉于汩罗江,是为美政不屈的死,屈原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如滚滚的汨罗江水生生不息。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7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