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0年03月21号 16点 阅读 10832 评论13 点赞1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叶子
基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变异促进进化,生物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然而有的变异却是令人担忧和恐惧的,就如这次病毒引发变异的新冠肺炎。
防控疫情宅在家中,我查阅了介绍生物变异的中医药书籍。书籍介绍说:至所以会发生变异现象,有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但没有引发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故不会遗传下去,称为不遗传的变异;有的变异现象是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又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三种形式。
让人担心的是基因突变,是诸多原因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染色体某一个位点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情况好的基因突变如高秆小麦变成矮秆小麦,羊群中出现的短腿羊,移地种植的中药材丹参没有药用的丹参酮成份,上海青菜种在西双版纳红土地上会长有尖刺等等,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如X射线、激光等)、化学因素(与DNA分子起作用而改变DNA分子性质的物质,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细菌等)。
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的动植物(包括人),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如人类的色盲、糖尿病、白化病等遗传病,都是基因突变。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为自然突变,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为诱发突变。任何生物都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它们与环境条件已经取得了高度的协调,但是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就有可能破坏这种协调关系,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新冠肺炎病毒从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传染到人,经过再次基因突变,拥有了人传人的破坏性;被传染的患者不仅被伤害了肺部,还会造成肝功能异常,同时对心脏也会产生伤害。
对于生物变异,尤其基因突变的变异动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伤害所引发的,如核辐射因素引发基因突变的大型蚯蚓、乌克兰巨猫、伊朗巨鼠等,日本核泄漏事件后,就有了基因突弯的核野猪,体型增长百分之五十,十分粗壮,重达两百公斤以上,并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还有因人类的滥捕乱杀,为了生存便产生的基因突变,如用长舌卷、尖齿荼毒,攻击游泳者的牛箱头巨型青蛙,爱吃人肉的印度鲶鱼;这次澳大利亚山火让温顺的骆驼攻击人类以争夺食物。
还有寄生在野动物身上的病毒,由于寄生体的失却(野生动物被捕杀)便要寻找新的寄生体,从而人为的因素(接触或吃了带有病毒野生动物)导致这些病毒进入人体的,并在人体生存环境中再次发生变异,成为人传人的病毒突变。
我个人认为,通过尸检的情况就能初步判断导致死亡的病毒是通过口腔、鼻腔进入人体的。这些进入人体的病毒“母体”进行繁殖衍生,或在患体内进行破坏,或通过传染变成另一人体的病毒“母体”,继续繁殖衍生,再传染发展,就形成了严重的疫情。
写了这么多理论性文字,我只想说明一点:千万别吃野生动物,既是保护野生动物,维护正常的生态链,保护大自然,也是对人类的自我保护。
然而面对不顾个人安危,坚守防控第一线白衣天使们的艰苦卓越,还未到取得全胜的关键时刻,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人群扎堆,有人不戴口罩任意走来走去,战斗还没结束,更未到庆功时,那些人却放松戒心,丢开了防护。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遗忘,松懈对病毒疫情的警惕,这是十分危险的!
我是从事中医药历史文化的一名工作者,深知病毒,比绝大多数生物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在长期进化中它们褪去了所有让自己独立生存的基因,变成为彻底依赖其他生命的寄生体。地球上各种形式的生命体,都能成为病毒寄生的宿主,从中繁衍生息。冠状病毒这种RNA病毒,从1960年代首次被发现,到1990年代中期前,它们还只是一潭死水,还不存在与人类严重疾病有关系的联系,直到2003年的“非典”SARS时,它们变成的危害人体的病毒之一。
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病毒COVID-19,是β冠状病毒,属于SARSr-CoV,受体与SARS-CoV一样,均为ACE2。在疫情发生两个多月中,COVID-19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基因突变的不同寻常情况,如发现了有超长潜伏无症状的病例,有治愈后十天日核酸再次变成阳性的病例,还有咳痰阴性而粪便阳性的病例,还有潜伏期长达到24天的病例……千万不能低估新冠肺炎病毒危险的潜伏能力!
正是新冠肺炎病毒存在“狡猾”“诡异”的变异,更要注意其的隐匿性,从飞沫和接触传播,到气溶胶传播,尿液传播;潜伏期从14天、到24天,再到38天;充分反映此病毒从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再到无症状性传播者,其传染性强、传播快、发病隐蔽、致死率低、症状不典型,必须重视病毒的传播威力。
病毒的变异是出于生物生存繁衍的本能。病毒需要依赖宿主,这次由于人类宰杀食用其宿主(野生动物),为了躲避死亡,病毒就寻找新的宿主,这宿主就是宰杀它,食用它的那些人,并让那些人携带着到处走动,为了生长繁殖,病毒再次走上变异之路,成为人传人的新病毒。
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种群相对稳定,往往只入侵特定的细胞,感染特定的动物。RNA病毒善变,变异率很高,通过毒株不断变异,以逃避人体的免疫攻击。从而必须严格遵守钟南山院士针对抗击疫情的布署,步步紧跟,不随心所欲,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大家!
信纸作者:叶惠麟笔名叶子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