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0年02月12号 08点 阅读 10573 评论0 点赞9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那是个讲阶级成份论的年代。如家庭中有海外关系,亲戚历史中有疑点的那就更麻烦了。一个人的入团,入党、升学、工作,甚至婚姻都与它挂上了钩,有时还要诛连影响到子孙后代。
一九六五年的夏秋之交,我们班的同学们都陆陆续续接到了中考的升学通知。此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能如愿以偿地进入自己中意学校的是欢天喜地,而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进入自己理想学校的同学却是郁郁寡欢。这时又传来了令同学们很震惊的消息,我们班一个大家公认的学习好,品行好,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生竟然没被任何一个学校录取。真是奇了怪了,同学们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疑惑!惊讶!互相奔走相告,纷纷到位于沪西的他家中探望。我们是全市招生的寄宿制市重点中学,同学们都来自各个区。这时有从大老远杨浦区来的,住徐汇、静安、南市、卢湾等区的同学也都赶来看望他。
记得,我是和同学茜一起去看他的。那是一个炎热的上午,我与茜在他家门口见到了他,没进屋。只见他平时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呆滞了,含着泪,神情凝重,脸色很苍白,我们是相对无言,心里都感到非常难过和痛。我始终不相信这是事实,总认为是哪个环节出错了。但最终却是事实,一个令人不解的事实!我和茜在回家的路上,茜回忆起,一次班级同学在学校附近小河里游泳,上岸时茜发觉鞋不见了,是他把球鞋给茜穿,(初中时的男生个儿还没长好呢,与女生差不多高)而自己却是赤着脚走回学校的。多好的一个男生!
以后,男生在菜市场整整干了十二年,十二年那!对一个从小各方面都很优秀,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来说,肯定很压抑。若干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他说起这件不堪回首的往事时仍令人心酸。他说,后来才知道是受了父亲历史问题的影响。由此他心里很怨,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和父亲说话而僵持,直到自己做了父亲才理解父亲。他也曾想到过自杀,但那时终究还小,只有十四五岁,不知用什么方法来得妥当。他还说,同学们的看望和安慰温暖了他,尤其是住南市的一位女同学,画了一张画送他,上面写了“守望”两字给他以希望。一九七七年高考,没读过高中的他一举考进上海交通大学。同学们都为他高兴。
这就是我想讲的难忘的那个年代那件事。当年,这棵优质可成材的小树苗差点给夭折了啊!
注:今天与朋友聊起当年的一些事,感慨万千。我想起曾写过的一篇讲述,无法置顶,就再上一次。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