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舟子新放歌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好心态”之内与之外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11月04号 17点 阅读 9576 评论16 点赞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好心态”之内与之外

 

庄关通

 

    一、这个“话题”有价值

    网友石腊红先生发了一篇“讲述”、即提了一个“话题”,叫《有好心态就会有好身体吗?》。他的 “讲述”写得好,“话题”的格式也设计得好。总的看,反响很好:“话题”栏里,已经有瑞雪也芬芳、刘金岁月我的博客、王勤、小草、快乐不老翁、悠悠然然、浦江客等网友发表观点,参与话题讨论。“讲述”栏里,阅读数已经过万,60多点赞,30多评论;评论者中,占峰、月影、童心58、鱼在游、彩云城、晨兰之珠、步步康、成凹、sentiy、许华平、黄新、晓风残月、同一、在水一方、连生等网友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这样的反响说明这个“话题”有价值,网友们感兴趣。【看来,“话题”与“讲述”相配合,讨论的效果会好得多。】

 

    二、不患得患失,心态容易平和

    “好心态”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很有良好作用,这不言而喻。我赞成上述网友的观点,联系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功能,我思考着“心”与“身”的辩证关系。先说“好心态”之内。这个“之内”,主要指“好心态”是什么、“好心态”哪里来。

    “心态”者,心理状态。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称得上“好心态”,这不是下一个定义,说一、二句话能了的,一则可能见仁见智,二则有个语言环境,即针对什么而言的,例如,退休老人面对参加某项比赛的好心态,与面对自身健康的好心态,具体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人的心态并非一成不变,制约心态变化的因素甚多,如年龄、知识、修养、环境等。而说到底,心态会受价值观及思想方法制约,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法,就有什么样的处世处事心理状态。一个人如果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法,那么就会显得定力强、情绪稳,心理状态当然良好,很少会“失态”。

    在老小孩社区,我发的博文中大约有20多篇是自我修养的读书笔记或随笔,其中如《处世的点滴感想》、《“看得透”才能心广身正》、《“欲”三问》、《心路》、《损己利人与“福”》、《理智地为自己造福》、《我30年没变》、《掌声后聊聊我的身与心》等,都涉及到心态问题。我的感受是,自己的“心态”如何,主要在于自己怎样看待“得”与“失”。不愁得失,心态易好;患得患失,心态难平。我常拿自己的生活同父母比,两个不识字的农民勤俭一世,让我和我的弟妹们进中学上大学,当我们有能力让他们享受时,他们却病了、走了。比起他们来,我的衣食住行不知要优越多少倍,因而我从来没有追求奢侈生活的意念。同时,我的心底有许多自己一向钦佩的人杰,我自知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乐意向他们学习,我不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70多年平凡却并不平静的岁月里,我读过好书,做过教师,编过教材,坐过机关,在农村蹲点和搞运动好多回,辗转过9个工作单位,顺利过,挫折过,健康过,大病过,同许多好同窗、好同事、好同志共事过,也遭遇过虚伪者和真小人……如此的阅历,促使我正确地认识日常的名利得失(荣辱贫富),正确认识非常的祸福得失,正确认识终极的生死得失。于是乎心态日趋平和,学而不厌、助人不倦成了我的自律。总的说来,我心情一直好端端的,相当自信,不曾焦虑,也难得着急。我曾两回碰到家庭成员性命交关的特大难事,未曾惊惶失措。至于自己的身体,1992年就检查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异常脑电图”,按医嘱服药就是。为了治疗心脏病,退休前已经吃了多年的“复方丹参滴丸”等药品。脑筋照样动,工作照常干,腰椎病发作或有点热度还上课,那不是一二回的事,无所谓了。

 

    三、理智地看待长寿问题

    “好心态”之内的一个实际问题是,怎样看待自己的长寿问题。

    2017年,我当过班主任的中文大专班学生搞毕业30年聚会,2019年,我当过班主任的中师班学生搞毕业30年聚会,两次欢庆中都有学生祝愿我快乐健康,争取10年、20年后与他们再相见。我感激学生们的这种鼓励和祝福,但我自己心中有数。我不相信“寿数”是老天恩赐、命里注定的。寿命长短,个体性非常强。我对自己的寿数并无奢求。这是我的自知之明,也是我的良好心态。

    我是我父母的第五个孩子,之前的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都很小就夭折了。老五蹿成老大,更得父母关爱,但同时肩负着“大哥”的责任,孩提时我要很出劲地按父母的要求去从事养鱼种田的各种劳动,体力往往透支,工作后,我要关心弟妹们的生活,够伤脑筋的。

    我儿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包括卫生条件都非常差,这导致我的体质与镇上的小学同窗无法同日而语。比如,我到12周岁住宿于乡村师范后才开始刷牙,因而龋齿极其严重,17周岁就不得不拔掉一颗蛀牙,现在已经没有一颗像模像样的牙齿,“老弱病残”而坚守岗位者不满20颗。在牙科医生那儿就诊时,我多次自渐形秽地先打招呼:“我的牙齿太糟糕了。”有一回,一位女医师居然微笑着跟了一句:“嗯,的确太糟糕了。”几十年来,单是这口牙就搞得我很苦很苦。再如,吴江也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偏偏我家既养鱼又种田,我自幼天天与河水打交道,很小就患上了血吸虫病,儿童时就因此“肝肿二指”、“肝肿三指”的。从1952年到1966年的13年间,先后治疗过3回,前两回用“酒石酸锑钾”,第三回用“血防846”,这两种药物的副作用都较大。所以,我的肝脏早就被损害过,其后遗症直留到现在。

    由此,我早就对我老伴说过:我爸得癌,71虚岁去世。我妈十几年冠心病,靠我们努力,90虚岁去世,我是他们的“长子”,我的寿数如果能是7190再除以2,就对得起爸妈了。如果能超过这个数,那是父母的遗传和当今社会优越条件给予我的福分。

    尽管我老伴反对我这种说法,但这确实是我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心态。我曾在一篇博文中提到,一年又一年地作体检,我排了一下,除了两耳、两手、两脚(不是两腿)没有毛病之外,其他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各个部件,包括皮肤,没有谁是健康、完美的!”这是实话,但我并不着急,因为这是必然出现的。今年体检又增加了两条,说的都是肝有问题。“皇帝不急急太监”,我也将它们视之为“必然”,但老伴急煞,嘀咕我不注意休息,又催我早点去就医。我劝说她:我的AFP、CEA、119仍旧很正常,用不到担心,以后请医生看看就是了。这样的劝说很灵,因为我父亲和一个胞弟都死于癌症 ,老伴最担心的就是那三项的数据。

 

    四、心态再怎么好也须讲究保健的科学性

    “好心态”对身体健康有良好作用,这不言而喻;“好心态”不等于身体必定健康,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生理与心理密切相关,但生理毕竟是独立的,天天快快乐乐地不知老之将至,假如生理器官及其功能出了问题,那么照样会生病,“笑一笑,十年少”仅是鼓励人们开开心心过日子的夸张熟语。心态再怎么好,也须讲究保健的科学性。

    这方面,我的体验有3条:

    第一条,有病就得医治,遵医嘱服药。我退休前有两个坏习惯,对治病很不利。一是自以为小毛小病,拖着,不及时就诊。二是自己乱吃药。我妻子在医院工作,退休前,我常常乘这个便,感冒后咳嗽厉害或咽炎发作,不去医院请医师诊治,而硬是要妻子配些抗生素给我,尽管她反对。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做其实有害于身体。

    第二条,要重视膳食合理,营养平衡。退休前,我不喜欢吃蔬菜,青菜和胡萝卜是不碰的,极少吃水果,也不吃牛奶。这些年,参与了长宁区妇联组织的“祖辈课堂”,听了几位医师的讲课后,都一一扭转了。

    第三条,不能自不量力地硬拼,不能不计后果地硬熬。上世纪60年代,为造“防空洞”,我曾与3位厨房师傅一道扛大条石,自不量力拼一下,拼得腰椎损伤。这种硬拼体力的坏习性一直延续到退休,正是因为硬拼体力,拼得自己两次疝气发作,两回住院手术。退休前我熬劲好,从不午睡,还带病工作。退休后,我有时还是“熬”,自食苦果了,例如2015年11月,我重感冒,熬呀,熬了3天无好转,只得找医生。边服药熬,18天后一查,肺炎!“挂盐水”的12天里,还是熬,仍旧每天五点多起身,给全家人准备早点和开水;周五下午到一所初中为学生义务辅导语文;熬一熬,5个居民区的5场党课在挂盐水过程中完成。这样“熬”,让感冒发展为肺炎,很伤身体。现在我服老了,明白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再拼再熬,剩一点老力气,须细水长流,恰当地匀着使用。

 

(2019年11月2日)

    所附照片的说明:

    (11961年,已做过一年教师的庄关通。

    (22019年参加学生聚会时的庄关通(时年80,身边是一名30年前的学生)。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6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6人点赞

本文作者

老舟子新放歌

学而不厌,助人不倦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