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峰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曾志传奇(柳斋·澄寰作)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11月06号 03点 阅读 11094 评论43 点赞2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曾志传奇

 

柳斋·澄寰

 

 

   

    在20世纪中国名媛中,没有一位像曾志大姐那样,经受过那么多的险境与苦难。

 

    她与辛亥革命同龄,与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同步,身经22年最惨酷的战争,又历70年最严酷的党内风波。她以少有的机智与坚韧,活到了88岁高龄。

 

    她的一生,是20世纪一部巾帼传奇,也是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活历史。

 

    陈毅元帅,是朱毛会师井冈山时的第三把手,他称曾志同志为大姐”,由此可见她的革命资历之老。

 

 

 

 

曾志遗像(1911—1998)

 

 

缘起

 

 

    我比曾志大姐小28岁。虽然与她缘悭一面,但对她印象极深。

 

    早在 1968年夏天,我率袁厚春、峭岩等七八名部队作家上井冈山采访写作时,曾在她17岁时任支部书记的小井红军医院,逗留过多日。并写了组诗《井冈诗草》(刊于《解放军文艺》1974.8)。

 

    1985年后,我从北京三赴闽西龙岩探母,先后三次晋谒毛泽东、贺子珍和蔡协民、曾志的龙岩旧居。

 

    几年以前,又含泪读过她的长篇回忆录《百战归来认此身》和《曾志画传》,获悉她在革命年代曾长期出生入死于我家乡福州和闽西、闽南、闽北地区。

 

    前几天,陆文虎将军转来曾志女儿陶思亮所作《妈,大哥是谁的儿子很重要》,读罢掩卷沉思良久,乃作此文。

 

 

 

 

曾志自传《百战归来认此身》

 

 

 

 

曾志回忆实录《一个革命的幸存者》

 

 

 

 

《曾志画传》

 

 

美女

 

 

    曾志大姐,出生于湘南宜章县一个书香之家。

 

    她生于1911年。14岁考进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是该校著名的校花。

 

    1928年上井冈山后,又被誉为井冈山四美女”之一。

 

    1932年在厦门做地下工作时,一家照相馆不明其身份,竟在橱窗里展览她的照片。每天都有许多人围观,欣赏她的“花容月貌”。

 

    她的美,是深藏于民间的天然、含蓄、深沉的美,不同于今天娱乐圈那些粉饰、表层、虚伪的美。

 

 

 

 

    井冈山美女们:贺子珍(后排右一)、康克清(后排左一)、彭瑞(前排右一)

 

 

 

 

井冈山美女曾志(1932年摄于厦门做地下工作时)

 

 

奇女

 

 

    曾志大姐原名昭学,16岁时从衡阳第三女子师范转入衡阳农民讲习所,改名志,同年入党,次年任郴州中心县委秘书长,协助夏明震领导湘南暴动。

 

    她十八岁离家出走,随朱德、陈毅部队上井冈山,任小井红军医院党支部书记,并参加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次年一月,随毛泽东、朱德转战赣南、闽西。

 

    同年6月,转入福建省地下党工作。曾任共青团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委员、闽东特委组织部长、福霞县委书记等职。

 

    1935年,福建地下党遭受严重破坏后,她离开闽东,孤身一人,从汕头、衡阳、宜章、广州等地,辗转到了上海,历时20个月,1937年才找到党组织关系。1938年任湖北荆县县委书记。

 

    1942年延安整风时,以“闽东问题”,被监禁审查一年零四个月,到1957年才调查清楚,还她清白。但陶铸文革蒙冤时,“四人帮”又以“闽东问题”加害她,直至1977年再平反。

 

    抗战胜利后,她从延安派往东北 ,参加辽沈战役,先后在沈阳、武汉市任职。

 

    建国后,曾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要职。在中组部时,曾协助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功勋卓著。

 

    她先后有过三任杰出的丈夫,都倒在革命途中。在战争和地下工作时代,不允许留子女在身边。她生过四个子女,有三个忍痛送人。

 

    她一生所承受的无数艰险、委屈和磨难,以及为革命所作的牺牲,超过了一个女人的极限。

 

    她离世前,又遗嘱捐献自己的遗体于医学研究,骨灰归撒井冈山,并把她与陶铸省吃俭用余下的6万多元,全部捐给祁阳(陶铸家乡)和宜章(曾志家乡)的希望工程。

 

    她没有为子女留下一分钱,更没有留下一片瓦,一寸地。

 

    她不愧是20世纪的伟大女性。

 

 

 

 

毛泽东与陶铸、曾志合影,并让曾志居中。

 

 

 

 

朱德、康克清夫妇与陶铸、曾志、陶斯亮合影

 

 

三任丈夫

 

 

    战争与革命年代,革命者的生命朝不保夕。

 

    曾志大姐先后有过三任丈夫。前两任均死于国民党刀下,后一任死于共产党监禁时。

 

    第一任丈夫夏明震(1907—1928),祖籍湖南衡阳,夏明翰之弟。

 

    1922年,夏明震16岁时,考入衡阳湖南三师,次年由毛泽东介绍入党。

 

    1925年从广州农民讲习所六期毕业后,回县任衡阳农民讲习所教务长,次年任郴县农民协会副会长。

 

    19279月,改任郴州中心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朱德、陈毅分别为一师和十二师师长),配合朱德、陈毅南昌起义部队,领导湘南暴动。

 

    夏明震牺牲于1928年初,时年仅22岁,身上被捅了数十刀(牺牲后,郴州中心县委书记由陈毅接任)。

 

 

 

 

夏明震(1906—1928),曾志第一任丈夫。

 

   

    第二任丈夫蔡协民(1901—1934),湖南华容人。

 

    他于1925年入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次年4月随朱德、陈毅会师井冈山。

 

    曾任红军303231团党代表。

 

    19291月,随毛泽东、朱德向闽西赣南进军,6月转入地方工作。

 

    曾任福建临时省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19347月,被国民党杀害于漳州。

 

    牺牲时年仅34岁。

 

 

 

 

蔡协民铜像(1901—1934),曾志第二任丈夫。

 

 

    曾志大姐的第三任丈夫是陶铸。

 

    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师范毕业,1926年入黄埔军校,同年入党。

 

    1929—1933年间,任福建省委书记、泉州特委和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组织过著名的厦门劫狱斗争,先后创立闽西、闽东革命武装,后并入新四军。

 

    1934—1937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四载。1937—1940年,任新四军鄂豫挺进队政委。1940—1946年,任军委秘书长。1946—1949,任四野政治部主任。曾与傅作义秘密商讨和平解放北平事宜。1949—1966年间,任广东省委和中南局第一书记。

 

    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常委、副总理,成为党内第4号领导人(毛林周陶),居党国接班人之位。

 

    但几个月后,因怒斥江青“干涉太多,管得太宽”,抵制文革极左方针,被污为“刘邓路线代理人”、“最大保皇派”,惨遭残酷批斗后,罹患胆癌,1969年初故于合肥。时妻子在粤北农村劳动,女儿在西北插队。

 

    时至十二年后的197812月,陶铸寃案终得平反昭雪。

 

    英雄的背后,尽是苦难。

 

 

 

 

毛泽东与陶铸(左)

 

 

 

 

陶铸与曾志

 

 

 

 

陶铸遗像

 

 

 

 

彭德怀、陶铸追悼大会在京举行,叶剑英与曾志。

 

 

 

 

陶铸铜像

 

 

四个子女

 

 

    曾志大姐生过四个儿女,活着的只有三个。

 

    第一任丈夫夏明震,结婚一年多(1927—1928)就壮烈牲牺。遗腹子生下26天 ,送给了井冈山地方武装王佐部队的石副连长,后来取名石来发。养父母早丧。1952年妈妈想把他留在广州当工人,但他舍不得离开井冈山,所以一直务农。

 

    第二任丈夫蔡协民,结婚7年(1928—1934)也牺牲了。生过两个男孩:大的40天送人后,只活20多天;小的才13天就送给厦门的武汉籍小商人,取名李春华。后来因患病做手术,成了瘸子。解放后妈妈去武汉看他,让他上学,后来找到一个普通的工作,养家糊口。

 

   第三任丈夫陶铸,1934年结婚于福建,1941年在延安生下女儿陶思亮,从医20多年。

 

    199844日,曾志87岁生日。

 

    这一天,大儿子石来发,二儿子李春华,三女儿陶斯亮,聚集在妈妈身旁,祝贺妈妈生日(最后一次生日)。

 

    妈妈心情很不平静。对两个儿子说:我对不起你们,让你们吃了很多苦。春华残疾,石来发一直是井冈山农民。当时我也是小孩,行军打仗,没法带你们。请你们原谅呵。

 

    大儿子石来发回答说:您白养了我们,生了病都没来照顾您,只累了妹妹一个人。

 

    其实,大哥石来发,是不是夏明震的遗腹子,曾志到临终前几天,才说明了的。

 

    女儿陶思亮,认为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向问个水落石出。

 

    妈妈逝世前几天,终于对女儿说:石来发长得跟夏明震一模一样。

 

    女儿听了妈妈的话,豁然开朗。便问妈妈:为什么不早说?

 

    妈妈回答:都是烈士后代,何必搞得那么复杂?

 

 

 

 

曾志与井冈山大儿石来发(左一)及两个孙子

 

 

 

 

蔡协民、曾志与儿子李春华(蔡红石)

 

 

 

 

陶铸、曾志与女儿陶思亮

 

 

 

 

右起:陶思亮、聂力、林豆豆、李讷

 

 

魂归井冈

 

 

    1998年6月22日,曾志大姐于北京病逝。

 

    同月30日,骨灰由女儿陶思亮护送到井冈山小井,埋在红军医院旧址旁的小山上。碑文如下:

 

    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

 

    一块花岗岩,一句墓志铭。寓伟大于简朴,溶史诗于永恒。

 

    曾志大姐的史诗,是她九死一生的传奇;曾志大姐的伟大,在于她的“不怕牺牲”。

 

    她18岁从井冈山小井出发,在血雨腥风的中国大地走了一大圈,88岁独自回到出发地,并长眠于此。

 

    这是中国古人说的“狐死首丘”呢,还是拉丁美洲人讲的“百年孤独”呢,或是老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

 

    我以为,无疑是后者。

 

 

 

 

曾志捐献遗体签字

 

 

 

 

井冈山小井曾志墓。墓志铭: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

 

 

 

 

民众悼念曾志大姐和烈士们

 

 

后来人

 

 

    妈妈去世后四个月时,陶思亮带着井冈山大哥石来发的后代,去湖南郴州烈士陵墓,为夏明震扫墓。

 

    陶思亮在墓前想:夏明震先烈不仅有了儿子,两个孙子,一个曾孙,四个曾孙女,还有第五代重孙子重孙女。这正是:杀了夏名震,还有后来人!

 

    1927年大革命时代,夏家几乎被满门抄斩。夏明震哥哥夏明翰牺牲前写的两句名诗:“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解放初期,家喻户晓。

 

    如今,夏家不仅有后来人,而且已经传到第五代。

 

    井冈山的故事,尚未终结。

 

 

          2019.11.3

 

 

 

 

曾志与大儿子石来发一家五代合影于井冈山

 

 

 

 

 

    [附]

    董国强:《一篇经典的革命回忆录》

    沪上人家:《巾帼女杰》

    郑迪辉:《凄美的故事》

    占峰:《范式百代》

    世奇:《吾叔壮哉》

 

 

 

一篇经典的革命回忆录

 

 

    今天一大早,一口气读完了《曾志传奇》。一部经典的革命回忆录,在四叔的笔下,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2019.11.7 清晨3时55分,于布拉格,董国强

 

 

 

 

 

巾帼女杰

 

 

    伟哉,壮哉,巾帼女杰!

 

    伟大的导师列宁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拙作《悼革命先辈曾志同志》:

 

过去革命不寻常,

生死离别是家常。

革命低潮坚理想,

遭遇磨难不叛党。

革命信念始向往,

无私无畏成榜样。

不为私利谋稻粱,

巾帼本色扬辉煌。

 

    四叔的《曾志传奇》,彰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坚持理想信念,无私无畏,革命到底的光辉形象。

 

    更是彰显了老一代革命者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谋私利、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之精神。

 

    即使离世,也要让自身的躯体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高风亮节,永为吾辈之榜样。

 

    为的是教育我们下一代牢记使命,不忘根本,不忘初心,兢兢业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着。

 

    《曾志传奇》瑰伟壮丽,彪炳史册,名扬千古。

 

    四叔老臣之心,正是:老朽不为名利己,只为先烈树传奇。赞!

 

          沪上人家   2019年11月9日

 

 

 

 

凄美的故事

 

 

    这是一个知识女性一生革命的凄美传奇故事,感人至深!令人内心难以平静。

 

    尤其对当代年青人,大有教育意义。值得给年青圈友,广泛转发。我转发了40多人。

 

              2019.11.7 郑迪辉于上海

 

 

 

范式百代

 

 

    历史伟人的价值,在于献身国家,改造社会,行为世范。

 

    曾志大姐生前出生入死,鞠躬尽瘁。三任丈夫均死于非命,而能忍痛前行;四个子女,或务农或早夭或残疾或从医,不谋特权,不留分文。魂归井冈,光昭日月。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新的时代既让我们欣喜,又令我们迷惘,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如果人人都像曾志大姐一样为人行事,则中国有望,世界有望。

 

    四叔胸怀远志,笔含深情,博文一篇,范式百代。

 

          2019.11.7 占峰于上海

 

 

 

吾叔壮哉

 

 

    有真情实感,有历史眼光,有现实锋芒。吾叔壮哉!

 

          2019.11.7 世奇于纽约大学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占峰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8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8人点赞

本文作者

占峰

愿每一天都是重生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