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缪的博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又是九月九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09月09号 07点 阅读 9820 评论3 点赞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又是九月九

 

朱成坠

 

    上个世纪的1994年,全国流行着一首歌曲《又是九月九》,那是歌唱重阳节的歌。请听:“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了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了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此歌反复了三段,唱得人思乡缠绵,眼泪汪汪。该歌的填词为陈树,作曲为朱德荣,歌曲原唱为陈少华。当年,我也曾经跟着卡拉OK,唱过这首歌,与不少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的人们一样,是用豪放苍凉唱完它的。

    今天,又是九月九,重新想起了这首《又是九月九》,却不是为了重阳节,而是为了纪念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于197699日不幸逝世,以83岁的年纪,41年的领袖身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时,全国人民悲恸欲绝的场景,我至今难以忘怀。

    1976年,是我们国家特别遭难的一年。当年的18日,周恩来总理不幸逝世。76日,朱德总司令不幸逝世。7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地震史上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19201216日的8.5级的宁夏海源县特大地震,海源地震造成2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

    伟人毛泽东离开人世,已经43周年了。党和国家老一代的核心领导人接连逝世与唐山大地震,也已经43年多了。多难兴邦,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在不断地克服与战胜各种天灾人祸之中,重新昂起了不屈的头颅,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夺取了新胜利,创造了新辉煌。

    纪念伟人毛泽东,不仅,我们为,创党元勋、建军统帅、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而震撼和崇敬,没有他,中国的面貌是否能够改变,中国革命是否能够胜利,都还是个未知数。而且,我们为,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感动和倾佩。毛泽东的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大公无私,没有为了后代留下任何的财产、官职与特殊的遗留物,毛泽东的全家为了中国人民牺牲了六位亲人。这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也是中国老百姓至今仍然无限崇仰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原因之所在。更为特别的,我们还为,毛泽东的著作和诗文而惊羡和倾倒,这些著作和诗文,都是不朽的历史珍品、人间瑰宝。每每读及毛泽东的这些作品,我止不住的折服、总是钦佩得五体投地,愈读愈觉得深刻和卓越。

    毛泽东一生,有三个的九月九,是他终身难忘的重要日子。第一个九月九,是在192799日。毛泽东被党中央任命为秋收起义党的特派员、被湖南省委任命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就在这一天,毛泽东与潘心源途径浏阳张家坊时,被清乡队抓住,打算押至团防局处死,毛泽东从尚未暴露身份的潘心源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却遭到领队的队长拒绝。后来,毛泽东在接近民团总部不到200米的地方,瞅准了一个机会,一下子挣脱了出来,往田野里逃跑,躲在一个水草茂密的水塘里,终于逃脱了敌人的追捕。当晚,毛泽东彻夜赶路,没有鞋子穿,脚底擦伤得很厉害。路上,遇到了一个友善的农民,他让毛泽东在自己家里住宿,又带毛泽东到邻县,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食物,最后,毛泽东脱离了险境。解放后,毛泽东曾经派人找到了这个农民兄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适当的酬劳。

    第二个九月九,是在193599日。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遇到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张国焘顽固地坚持带领8.3万第四方面军的红军南下,毛泽东却坚定地坚持带领7千中央红军北上。毛泽东自己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当时,毛泽东已经做出了最严重的形势估计与最坏的打算,准备7千中央红军被打散,只得到白区做地下工作了。当张国焘企图与中央红军分道扬镳时,叶剑英得知此事,预先通过电报,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得讯,率领中央红军迅速北上。毛泽东后来评价叶剑英说:“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并说:长征路上,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

    第三个九月九,则是在197699日,敬爱的领袖毛泽东,在那一天,与世长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后来 党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了毛主席纪念堂。我出差北京期间,曾经抽空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参观过。只看见,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队伍绵延几公里。当我目睹毛泽东的遗容时,禁不住热泪盈眶。虽然,在大串联时,远远地看到过毛主席,但是,那时的距离比较远,看得不很分明。在毛泽东纪念堂瞻仰遗容,近在咫尺,十分清晰,毛主席面容红润,庄重慈祥,我站在灵柩前,低首鞠躬三次,用以表达我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崇仰之情。

     这三个99日,是毛泽东一生最为特殊的日子,也是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的日子。又是九月九,我作为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接受了毛泽东思想多年哺育的共产党员,“三观”镌刻了毛泽东的深深烙印。虽然,历经艰难曲折,屡闻诋毁污蔑伟人之谬论,却始终不为所惑。矢志不渝,紧随不辍,一心向着毛泽东,一生崇拜毛泽东。

 

朱成坠

201999日凌晨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9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9人点赞

本文作者

老缪的博客

老缪的博客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