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9年09月06号 08点 阅读 3875 评论1 点赞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从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月饼热销谈开去
缪迅
今年中秋佳节的脚步临近,老字号林立的南京路步行街重现排队长龙。现烤月饼飘香,散装、盒装的广式月饼口味齐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排队购买。新雅粤菜馆、食品一店、泰康食品店以及沈大成、邵万生、山阳等百年老店的门口, 这些日子是天天都会大排长龙。市民们近悦远来,有的市民要排2个多小时的队才买到热腾腾的鲜肉月饼和烤鸭月饼、腌笃鲜月饼等新款月饼。
在一向讲实惠的沪上月饼吃客看来,月饼的卖相不是重要的,更不是必须的,好吃才是硬道理。所以,这些天来,大家伙一个劲地追捧鲜肉月饼、净素月饼或各种有创意的新款月饼就不足为怪了。
记得传统的月饼无非是豆沙、五仁、百果等,再高级点的也就是金腿、椰蓉之类了。鲜肉月饼嘛,原本好像并不是月饼的主打,似乎只能算是月饼种类中的“另类”或者不妨将其比之为“月饼大军中的一支游击队”而已。记得儿时吃的月饼基本上无非是豆沙、五仁、百果这几个品种。至于鲜肉月饼,只能算是给中秋节的热闹凑凑趣,给吃多了吃腻了甜味月饼的吃客们换换口味而已。
传统的鲜肉月饼以及新近推出的烤鸭月饼、腌笃鲜月饼等新款月饼的热销,给了沪上众多为赢取利润、赢得市场更多份额、赢得消费者口碑的商家以这样的启示:并非做工越高级、“含金量”越高的高档商品就一定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做生意,是要走走群众路线的,要顺应百姓实际喜好和真实需求的。更多的时候,看上去并不高档的商品如鲜肉月饼、生煎馒头、小笼包子乃至大饼油条粢饭糕和豆浆这“四大金刚”等等,只因为受到老百姓的喜欢和宠爱,反而能“薄利多销”,赚到的钱和赢得的口碑,让商家自己也会喜出望外的。
商海淘沙,南京路上的新雅、泰康、沈大成、山阳、邵万生等众多“老字号”几经沉浮,却总能在困境中枯木逢春,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政策帮扶的外力引导,上海众多的“老字号”苦练内功,适应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借助历史浸润和现代滋养浴火重生,凭借诚信和品质蹚出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在留住老吃客的同时,也收获了众多年轻的粉丝。
沪上众多的老字号月饼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产品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美好记忆。老字号沉淀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好老字号不仅能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对现代商业的发展起着积极引导作用。因此,老字号经营者有责任把老字号的月饼以及传统品牌食品传承好、发展好。
老字号要想取得大发展、凸显新特色、打出新品牌,就要主动创新求变。要强化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酒好也怕巷子深”,应以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不妨积极引进新的生产技术。 要适应新的消费群体和营销手段,创新推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的产品与服务,吸引和拥抱更多的年轻人。同时要积极实施“互联网+老字号”工程,实现老字号产品的网上销售,不断拓宽老字号发展的渠道。
总之,让更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喜爱老字号,就要保护好老字号赖以生存的根和魂,同时创新求变,擦亮老字号品牌,努力让老字号焕发处生机和活力,再迎发展的新辉煌。
信纸作者:娟娟Q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