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话医梦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走进王进喜纪念馆 感受铁人精神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09月07号 11点 阅读 10768 评论9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在大庆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缅怀铁人的丰功伟绩,接受一次生动的撞击心灵的教育。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坐落在大庆市让胡路区,右边是铁人大道,对面是铁人广场。这是历时近三年建设,于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的新馆。馆名是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8月10日到大庆油田考察工作时亲笔题写。

纪念馆环境宽阔、安静、优美,馆区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设计意味深长,为"工人"二字组合,鸟瞰呈"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这是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

广场平台上的鲜花从中,耸立着铁人王进喜手持刹把的高大塑像。铁人王进喜,1923年10月生,甘肃玉门人,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在玉门、大庆油田工作的20年中,为我国石油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光辉榜样。

展馆设计独具匠心主,从正门上台阶共有47级,展馆的建筑高度为47米,寓意铁人王进喜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世人传颂。建筑顶部为钻头造型,象征大庆油田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

走进纪念馆序厅,迎面是一组国内最大的铸铜雕像《石油魂》,它气势磅礴,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英雄群体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整个展厅总面积4790平方米,分四层,以《不屈的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悔奉献》、《鞠躬尽瘁》、《精神永存》等七个篇章、3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和600多件珍贵实物,集中、系统、翔实的史料,展示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及用终生实践所体现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整个陈列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主线,以大庆石油发展历史为副线,内容丰富翔实,形式多样,除了采用照片、文字、电动图表等传统的展示手段外,还采用了硅胶像、沙盘、场景复原、多媒体等现代展示手段,形象、生动、全景式地表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这一主题。

童年的王进喜受尽苦难:6岁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进油矿当童工……

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他爱憎分明、刚毅坚韧的性格。

新中国成立的1950年春,玉门油矿招工,当时个子不高、身子单薄的王进喜立志要当钻工,他以“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通过了一项项严格的考核,终于如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当上了国家主人,王进喜就以主人翁的姿态,“主人不能干长工活”,热爱钻工岗位,忘我投入到本职工作中。1956年2月29日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担任贝乌5队队长后,在“优质快速钻井”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中,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最高纪录,5 队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他被誉为“钻井闯将”,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亲自把“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5队。

1959年建国10周年,劳动模范王进喜上北京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并参加全国“工交群英会”。他见到毛主席后激动万分,写下了“北京见到毛主席,浑身是劲精神抖。满怀豪情干革命,永生永世不回头。”(后面还会看到,1964年在大庆油田时他再一次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就在北京开会期间,组织参观首都“十大建筑”时,王进喜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他感到莫大的耻辱,这位坚强的西北汉子竟哭了。从此这个“煤气包”成了他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动力。

就是在群英会期间,他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异常兴奋。是他主动找到当时的石油部领导,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

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3月25日,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到达萨尔图车站,一下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面对极端困难和恶劣环境,会战领导小组作出学习毛主席《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

王进喜组织1205队认真学《两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学习他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

王进喜响亮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钻井机到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是他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滾杠滾、大绳拉的办法……

“人拉肩扛”硬是把钻机全部卸了下来,运到了井场,仅用了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

 

 

井架竖起来了,没有打井用的水,他就组织工人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

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吨,保证了按时开钻。

1960年4月19日,王进喜1205钻井队的萨55井胜利完钻,进尺1200米。创造了5天另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新纪录。

这是王进喜到大庆打的第一口油井,井深1200.76米,是目前大庆油田为数不多的自喷井,自1960年5月26日自喷采油投产至今,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5.202万吨,大家亲切称为“铁人一口井”。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工业遗产。

1960年4月29日,在准备向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仍坚持在井场。当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由于地层压力太大发生井喷。危急关头他扔了拐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力最终制服了井喷。王进喜为了石油纵身一跃,一个身影成就一段传奇。

房东赵大娘看到他整天领着工人没日没夜的干,动情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被余秋里部长知道后连声称赞大娘叫得好。就在第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上,余部长号召4万会战职工“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王进喜,王铁人,就这样叫开了,传遍了油田,响彻全中国!

1960年,铁人带领的1205钻井队共打井19口,完成进尺21258米接连创造了6项高纪录。一个铁人前面走,千万个铁人跟上来。石油大会战出现了“一旗高举万旗红”,战雨季、斗严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至1960年底大庆油田就生产原油97万吨。

后来,铁人当了二大队长,负责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个钻井队。他经常身背干粮袋,骑上自己化钱买的摩托车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场检查、指导、解难。

铁人常说:“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他带领大家从实际出发搞技术革新,改革游动滑车、改进泥浆泵、研制“填荡式钻井法”……

他摸索出了一套高超的“钻井绝技”能根据井下声音判断钻头磨损情况。

自1959年10月第一次见总理,到1962年与总理相识,铁人一生与敬爱的周总理有过30次会面。铁人身上凝聚着周总理的深情关爱,大庆油田渗透了周总理的满腔心血。

长期的超负荷劳作,王进喜经常胃病发作,1970年10月被确诊为胃癌晚期,重病中他仍念念不忘油田,11月15日23时42分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生命定格在47岁。石油战线上痛失一员大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等参加了告别仪式,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

 

王进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诺言。

毛主席曾对来华访问的斯诺说:“东北新开的大油田,一个钻井工人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可不得了!”

在展馆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模拟场景前驻足仔细看、认真听着铁人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一个名字传承着“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

展馆里,参观的人流一批又一批,来这里听大庆的故事,铁人的故事,都会被吸引、被感动……

无论是老人、年轻人,无论是干部、学生、普通群众,都是点亮人生的必修课。

 

学习铁人精神,继承铁人遗志,铁人精神永驻大庆,永留在我们心间。

大庆精神就是千万个铁人在极端困难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艰苦卓绝的开发和建设大庆油田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定神。

大庆精神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在1999年,他成为“建国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5优秀党员代表”之一。

在2000年世纪之交,他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他被列为“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100例”之一。

他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建得好,王进喜短暂而闪光的一生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习之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1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1人点赞

本文作者

老青话医梦

乐不忘形,悲不失态,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自信。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