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晋陕行之二十 庭院深深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08月24号 06点 阅读 10520 评论22 点赞4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在平遥古城徜徉期间,《乔家大院》与《王家大院》去哪家有些纠结。一个在平遥的北面,一个在南面,且均离平遥相距30至40公里的路程。乔家大院,想起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场景,那是点亮了红灯笼的高墙深宅,三姨太尖锐高亢的吟唱,回荡在大院上空。那是在乔家大院拍的外景,因而,知名度较高。而旅友老高一再推荐去王家大院,说,这不仅是大院,而是一座城堪比皇宫的城堡,有“民间故宫”之称,从而引发了兴趣。因时间因素,不能两全其美,最后决定去《王家大院》。

     第二天一早,从平遥坐车去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初见王家大院高大的门楼,如同故宫一样高大的城墙,又似长城一般,惊讶不已。城墙依山坡绵延而起,城内层楼叠院,亭台楼阁错落,枯木参差气势和规模在晋商的宅院里确实不一般游览的激情顿时涌起,拾级而登,我想把一位红衣姑娘请来,讲一下王家的故事,然后,饱吸着自由的空气,阳光的气息,再眺望大院的风光领略王家的骄傲!

    王家大院是历史上灵石县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百余年修建而成,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在建筑上,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而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被人们称誉为“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王家大院她分为高家崖,红门堡东边院落俗称高家崖,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或许因家族历史上多出高官显贵,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官府建筑。由3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所组成。西边院落俗称红门堡,建于乾隆年间,整个布局以中间干道为轴心贯穿三条横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王”字王家大院依山而建,高度层层递进,绵延不绝,建筑古香古色高耸的城墙散发着昔日大商家族的震慑与威严。

    漫步在王家大院中,可感受封建时代豪门大家的雄壮气魄。

    历史上,王家以卖豆腐起家,到清朝因吴三桂叛乱,在乱局走上仕途之路,前后传承了300余年。鼎盛时期,家族内有40余人在朝中做官,可以说是富甲天下高官满朝。与普通晋商不同,王家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世族,是能与皇权抗衡的存在。

    历史缓缓合上书页,如今的王家已人去楼空、繁华不再。最后凝望王家大院,漫天的黄霾之下,是那样的孤寂和凄凉——沧海桑田也好,物是人非也罢,王家大院就这样静静的屹立在这片黄土地上。日出,日落,迎来了又送走了无数的眼眸!但它却指引着人们去探寻,去感知关于晋商的故事和传说。

    恍惚间,时光倒流百余年。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灵石县静升镇。院门前便是高大的照壁、石狮。可见当时主人家的排场。

 

 

从圆拱门洞下的石板坡拾级而上,迎面一片开阔。

 

 

 

 

 

 

红门堡西大院。高大护城墙围拱的西大院,堪比一座前朝遗落的王城。

 

 

 

 

 

 

 

高家崖与红门堡之间有桥连接,使王家大院浑然成为一个整体。目测这座桥应该是“现代工艺品”,却不知百余年前又是什么模样!?

 

 

 

在城墙高处俯瞰,主街将城内划为东、西两大区。

 

 

各院布局风格大同小异,放眼望去,重楼叠宇,蔚为壮观。

 

 

 

 

城楼下有一花园,置身其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似乎有些江南气息。 

 

 

 

 

 

 

 

登上红门堡的院墙,视野瞬间开阔起来,可更好的感受王家大院恢弘的气势。

 

 

 

 

沿着最高处的围墙一路前行,在层次感和古朴感中感受王家大院的文化沉淀和建筑艺术!

 

 

站在城楼上,城内建筑以龙鳞街为轴心,东西对称分布着院落。

 

 

 

红门堡最有特色的建筑基本集中在最高处,站在门楼上俯瞰!

 

 

 

 

走到主巷道,向高处走去,回眸一眼深巷,恍惚间似有人声嘈杂,想来,时光应该从这里走过…… 。

 

 

红门堡中各庭院的建筑样式基本差不多,我没有去一一探访,只就近路过一,二处院落,感受一下沉淀了历史的沧桑。

 

 

 

 

 

 

 

 

 

 

 

 

 

 

 

四四方方,堡中共有四排院落,左右对称。想来,这里应该是普通的王世子孙聚居的地方。

 

 

 

来到高家崖东大院。由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

 

 

 

走进去,曲院通幽,院中有院,门内有门,这是北方传统的三进四合院。

 

 

 

 

 

 

 

 

置身于庭院之中,惹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各种雕饰,大到门窗廊额,小到立柱基石,其间主人似乎不愿意舍弃任何一处角落进行雕琢,以兆祥瑞,以祈富贵。

 

 

 

 

行至大院深处,便是主家卧室,打量其间,仿佛一瞬间又穿越到了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之中,方才还历历在目的精雕细琢都湮灭了。

 

 

 

以如今的视角俯视王家大院,黄土气息沉淀的都是岁月的痕迹。

 

 

 

 

 

 

虽经过了百年的风雨沧桑,大院已剥落了原来明丽的色彩,但这些雕饰却完整的保存下来,其形巧夺天工,其神栩栩如生。

 

 

 

 

 

 

 

寻常行走的小巷,墙壁上也要雕刻精美的壁画,寓意富贵、 长寿 、吉祥、昌隆。

 

 

 

 

 

 

 

 

养正书塾位于两座大院中间的小院,这里的雕刻在王家大院众多艺术品中都可算是精品!
 

 

 

 

 

这里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上下左右相通院内有院、门里套门,错落有致、虚实相间,给人以迷宫式感觉。

 

 

 

 

 

 

 

 

 

 

 

 

 

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护栏、高墙、露台,这里开了个圆拱偏门,与相邻的另一座三进四合院连接。

 

 

 

 

 

 

 

 

 

经过一处小院,院中最为雅致之处莫过于院墙上的赏月小亭,遥想兄弟二人对月饮酒,畅谈国家大事,抒发政治抱负,规划家族发展……

 

 

 

 

 

 

 

 

 

 

 

想当年,家族兄弟各自居住,又不失往来。主人闲时呼朋唤友,享天伦之乐。

 

 

 

 

 

 

 

从角门走出小院,便也出了高家崖。

 

 

 

 

在这开阔的平台上。极目可得长空、远山、村落的炊烟袅袅,近视,则是红门堡的围墙和角楼,在昏黄的天色之下更显沧桑。

走了,留步,也许后会无期……

 

(待续)

文/摄影    国强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国强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1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1人点赞

本文作者

国强

广交朋友,快乐生活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