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9年08月20号 06点 阅读 10881 评论21 点赞4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年轻时曾下乡插队至吉林延边珲春。由于有“上山下乡”的情结,此次去晋陕,经过延安延川县文安驿镇时,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走了几公里,去了梁家河村。
梁家河,是习总书记年轻时下乡插队的地方。梁家河,一个位于黄土高原腹地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习总书记曾经在那里生活、学习、劳动了七年。走进村子,古朴的院子依稀还有当年的影子,但大多旧址已“旧貌换新颜”了。沿着小路,先到村委会再到知青旧居,看村容村貌,切切实实感受当年岁月。
陕北七年,习总书记从那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一路走来,锻造出了他一颗一切以民生为重的“初心”,同时,也为他后来走向更广阔的革命道路,成为划动民族复兴之大桨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在梁家河边走边看边思索,尤其是在《梁家河村史馆展厅》,在知青旧居,在习总书记当年住的窑洞前驻足观赏时,心中是不平静的。
它是一本书,是一个地方,虽百余页亦感其厚重,却如一灯灼于暗室,如微风点燃荒野,却温暖于我。顿时觉得一个伟人的成长,其来有自,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梦想。记得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也同样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习近平回忆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听说一个知青有本《浮士德》,习近平跑了30里路去借。他在乡村教师那儿惊喜地发现了《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和明清时代的课本;从退伍军人那里借到了《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他还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事实上,他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书就不少。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母亲》等,看完这些书,他并不知足。“一个15岁的白净瘦高个儿带来了满满两棕箱加一皮箱的书”,这是人们对习近平的最初印象。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经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看,放羊时看,白天抽空看,夜晚在窑洞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看。习近平讲过,“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习总书记的人生。而他在梁家河所伫立的读书精神已然传遍大江南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凡事有所成者,必是悟有所获,悟有所获者,必是读有所得。将读书与求知紧密相连,将求知与为民紧密相连,将为民与济世紧密相连 ……。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树立了最朴素的知识观,奠定了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政治家品格,凝聚了他登高远望、汇通天下、治国理政、复兴民族的不竭动力,铸就了他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忠于国家、心系万民的领袖情怀。
后来,习总书记回忆道,“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们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多年以后,习总书记对梁家河这片土地深情回望道。
当梁家河变为一种精神,人人更为之感动。
梁家河,延安地区一个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那里生活、生产、劳动七年而成为“梁家河故事”的发祥地。
这条河,贯穿着梁家河村。
正是这七年艰苦知青岁月的锤炼,培养了习总书记的崇高理想,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坚定信念。
当年,这片贫瘠荒凉土地上的梁家河村的面貌。
知青旧址。习近平的梁家河岁月,俨然是一个地道农民的形象。
当年,北京来的知青住的陕北窑洞。
如今,知青屋内炕上的煤油灯依然还在,那个“嗜书如命”的少年已成长为一代领袖。
在梁家河村史馆驻足观赏所拍的一组照片,记载了当年北京知青下来的一段历史。
当年,北京知青住得窑洞土炕。
窑洞内的厨房。
知青旧居,墙围重新粉刷了。
陕北的农村与我下乡的东北延边农村,除了房屋建筑有所差异,其余的生活,劳动基本相似!不由地感慨,人生是太丰富,太多变了,但,不管对人生有什么样的经历,际遇与感受,总得在人生的过程中行进。最后进入壮心未与年俱老,满目青山夕阳照的老年......。
梁家河新建的村委会。在梁家河村民的勤劳奋斗下,正如东升的太阳缓缓升起。
(待续)
文/摄影 国强
信纸作者:国强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