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9年08月11号 10点 阅读 10311 评论3 点赞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美丽的台湾第一大港——高雄港 (图源自拍)
连着一弯浅浅海峡的美丽高雄港
——台湾游散记之十五
这里有个奇怪的地名——打狗,这里有个浪漫的河流——爱河,这里有个美丽的海湾——西子湾,而将奇异和浪漫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繁忙的港口——高雄港。
从垦丁赶往高雄港已是下午,下了车便随着旅客人群走在城中一条河边。这条河有一个浪漫的名字——爱河。爱河是高雄市惟一的河流,经高雄港出海。爱河连接港埠,涨潮时轮船由港口驶入,而退潮时又可行驶小舟游河,因此成为高雄市区最重要、最美丽的河流,有“高雄运河”之美称。
爱河是高雄最耀眼的城市风光,一路行来,沿岸的河滨公园以及陆桥交织成悠闲与繁华。爱河不宽,长长的,像上海苏州河,如沈从文描绘的湘西辰州河所说的是“一条长长的河街”。“河街”两岸是鳞次栉比、高高矮矮的房屋,“河街”中停泊着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游船。可以想象爱河的浪漫和繁忙,亦如沈从文所描写的辰州河一般,“莫不伴以摇曳长歌,由日到夜,不知休止。”
过了一座弧线形的人行桥,便开始爬山。这座山不高,叫做鼓山,著名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就在鼓山上。
随着人流慢慢往上走,山势倒也峻峭。领事馆背面靠山,正面紧临陡峭的悬崖,三面环水,可以俯瞰高雄市区和港口。说到此处地名——打狗,无人不感到好奇。听导游介绍,“打狗”是当时高雄的原住民马卡道族,对他们所种植在部落四周用以防御敌人的刺竹围墙的称呼,“打狗”是“竹围”的意思。
领事馆是一幢小小的二层楼,属优雅的英伦建筑风格。白色的格子窗,红色的砖墙,迂回宽敞的长廊,屋前是绿色的草坪,和上海外滩的英国领事馆极为相似。领事馆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是当时英国领事馆官邸,是领事居住及接待使节宾客的重要场所。现为高雄史迹文物馆,陈列着珍贵的高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及模型,是高雄历史的重要见证地,也是当地人下午和夜晚休闲的绝佳之地。
行色匆匆,没有时间游览美丽的西子湾和古老的旗津风景区,最后的行程便是登上旗津半岛山顶俯瞰高雄港了。
高雄港,是台湾第一大港,全球第三大货柜港口。港域辽阔,条形半岛由岸边呈半环状伸入海中,如同人将一只手臂环护在胸前,形成一道天然的防波堤,挡住了奔涌的海浪。这样,半岛和海岸之间形成了一道近二十公里长百余米宽的水道,大大小小的船只均可在此进出、装卸,并可供10万吨以下巨轮作水上游览。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于是,海运直航中,包括高雄在内的10多个台湾港口与大陆建立了联系。两岸“三通”的实现使台湾工业品销往大陆的运费降低,也使高雄港的转口贸易得以实现。
高雄,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家乡,他的那首著名的《乡愁》,所描述的远眺家乡的地方,就是台湾的高雄。
如果说,多年前余光中的“乡愁”仍然是割舍不了的血脉亲情的话,那么,如今的高雄人则对大陆有着别样的经济“乡愁”。
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大陆的市场为台湾经济复苏带来了新商机。过去10年,台湾的经济成长率平均达5.4%,有4%是来自于大陆经贸往来的获利。显然,台湾仅仅依赖岛屿经济是很难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假如在“一弯浅浅的海峡”这头和那头形成牢固的经济纽带,高雄港的辉煌才能够得以再现。我们衷心希望,相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的这头和那头能够连接起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壮大的一座经济桥梁。
听说,高雄港的夜晚非常美丽,爱河、西子湾、高雄港的夜色灯火灿烂,浪漫幽雅,别有意境。余光中写过一首赞美家乡夜景的诗歌,优美的诗句引人入胜:“雨,落在高雄的港上,湿了满港的灯光,有的浮金,有的流银,有的空对着水镜,牵着恍惚的倒影。……一池池灿灿的睡莲,深夜开在我床边。”
(上图)爱河是高雄市惟一的河流,经高雄港出海,是高雄最耀眼的城市风光。
(下图)优雅英伦建筑风格的打狗英国领事馆,是高雄历史的重要见证地。
(上图)遥望旗津半岛旗后山上的旗津灯塔,它是台湾仅次于鹅銮鼻灯塔的第二座灯塔。
(下图)登上旗津半岛山顶俯瞰高雄港,半岛和海岸之间形成的水道上,传递着海洋城市风情。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