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呱呱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走走看看写写(211)二下广东(8)自力村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04月06号 09点 阅读 10517 评论18 点赞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广东开平市塘口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来此地看什么?看“碉楼”!我们只知“碉堡”,何谓“碉楼”?今天,我二下广东有幸见识见识像碉堡一样的民居---“碉楼”。一种能防卫能居住的"开平碉楼"群。

 

 

       这个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的村子叫“自力村”。自力村的“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见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与中国乡村的建房艺术的交融,成为中国华桥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一一中国移民文化。

 

 

        既然是由碉堡派生出的碉楼,那么碉堡与碉楼一定有相似之处。我们参观了这15座楼的其中一座,进门,上楼,一层又一层,我们看到了铁门、铁窗,墙内遍布枪眼,有探照灯,有储藏间,能储存大量的粮食。碉堡的能攻能守的功能,它都具备,所以叫“碉楼”,也说得过去(只是听起来不雅),村中有15座碉楼,但不是每座楼,你都能进的去的,目前只开放“铭石楼”。

 

       下面我便简单叙述“铭石楼”的故事,听完故事,你便会对“自力村”有点了解了。“铭石楼”的楼主方润文先生是自力村人,据说他家早年缺田少地,只好到美国谋生,起先开餐馆,后来开“杂货铺”,并由此发家,娶一妻二妾。1925年,方先生返乡,花巨资建了“铭石楼”,据开平市文物局副主任吴就良老先生说,方先生建好“铭石楼”后,将楼精心布置,家具大都从美国带回,后又返回美国,48年年底在美国病逝。其妾遵照遗嘱,将遗体运回本土葬于该村斜对面不远的山丘上。1953年,某一天,方家人全体离开家乡,分别去了香港和美国。离开时,门窗封得极为牢固,以至于半个世纪后,碉楼的物件都还保持原样。

 

     

        其实15栋楼,每一座碉楼背后,都有一则慑人心魄的悲喜故事。可惜其它十四栋楼都没与政府达成协议,所以至今人去楼空,大门紧锁。走过“云幻楼”,导游说这是自力村不同寻常的碉楼。先看这幅对联,上联:云龙凤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    下联: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横批:“只谈风月”。这付对联的意思是:常常怀着云龙相会,大干一番的愿望,可惜壮志难酬。只能漂泊江湖,面对空山,蹉跎岁月;如今灿烂的坛花,犹如幻景,一身的遭遇,就像梦境。到了这一步,也只能自发豪情,且不要辜负了眼下如烟好春色,锦绣的文章。

 

   

 

       我之所以要将大门紧闭的“云幻楼”的这付对联全文记录,并附上解释,实在是想告诉大家,当年这些飘洋过海,背井离乡的"自力村”的华侨,每家每户都有一则在外创业的艰难史,他们回到家乡营造一栋又一栋碉楼,是因为难舍故土。他们在海外挣得的是血汗钱,在“自力村”建的是“思乡楼”。说“自力村”是广东最美乡村,原本不理解,现在才领悟,它的美不在景而在情----游子的思乡情、恋"母"情!

 

 

        "自力村",水塘、荷塘、稻田、草坪散落期间与碉楼,居庐相映成趣。"开平碉楼”让我们又一次感悟:旅游就是为了增知识、开眼界、寻开心、获健康!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6 收藏 2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6人点赞

本文作者

顶呱呱

心态就是年龄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