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呱呱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走走看看写写(200)苏州自由行(苏州十中)<上>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02月09号 18点 阅读 10711 评论21 点赞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总羡慕别人自由行,一看到网友自由行的博文,就眼馋!先生见我如此这般痴迷自由行,便说:行啊,那就到一抬脚就到的地方---苏州!你也许会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或付之一笑,笑我小题大做了!

 

        苏州自由行的游记已写了四篇了,你也没看出我这个自由行有何值得炫耀处。是的,景点都是旅行社的家常菜。但,我今天要去的一景,你绝对傻眼,因为我能进,你却不能进!“苏州十中”!“苏州十中”,一所学校?!你一定说我信口开河,一个学校会是一景?!是的,“苏州十中”,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庭院式学校,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百年老校。

 

        我说“苏州十中”,你肯定认为它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但我告诉你,它的前身是"振华女学校",那你也不明白,它有什么特别之处,那我继续讲下去:“百余载风华犹在,一朝叶落,依旧香如故”。这回你该明白了吧?!“苏州十中”,前身是“振华女学校”,是杨绛先生的母校。杨绛先生早年曾写过一篇短篇小说《事业》,几乎就是以在振华读书的经历为素材写的。杨绛先生是振华的学生,后又在振华当校长。杨绛先生原话:振华女中的那股味儿影响了我一生。

 

        说它前身是“振华女子学校”,还没说全,“苏州十中”是建在清代织造署遗址内,校西花园为清代织造署为皇帝造的行宫旧址。当年康熙,乾隆南巡都在此驻跸(乾隆帝六次下江南,五次住在了苏州织造署)。

 

        这回你该知道我在苏州十中看到了什么了吧!实在太多太多,让我娓娓道来,不过在还没介绍前,先要十二分地感谢我的学生,是他通过一位得力朋友的帮忙,才进入该校,并专门请了一位校领导给我们介绍。

 

        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片段《杨志卖刀》,作为杨家将后人的杨志,他为何落魄到在汴京卖刀?那是因为杨志失陷花石纲所以丟了官。“花石纲”是什么呢?就是稀奇古怪的花式石头,这些石头因为是皇帝所爱,所以,杨志倒了大霉。那爱石头的皇帝便是北宋的宋徽宗。人称他是一位不爱江山爱石头的皇帝。那么被杨志不慎落在黄河里的“花石纲”后来可曾找到?找到了,现在在哪里?在苏州十中的校园里!这块石头叫“瑞云峰”,是一块太湖石,此石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妍妙曲折,四面可赏。它不仅具有传统品石的“瘦、皱、漏、透”四美,而且形态天成,神采独具,传说神奇,位居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另二名石是玉玲珑、绉云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此石为“妍巧甲于江南”。

 

 

   

        那么这块花石纲怎么会在苏州十中的呢?前文已提及:苏州十中本部是建在清代织造署遗址内的。乾隆44年,时值清高宗南巡,驻跸苏州府织造署,织造太监为取悦乾隆帝,便将此峰辗转迁至织造暑西行宫西花园水池中供置。于是苏州十中校园内就有了这个号称江南园林山石之冠的“瑞云峰”。所以,我能见到“瑞云峰”是否一要谢谢我的学生,二要归功于“自由行”!在“苏州十中”,值得留下文字的景点很多,所以,此文只能写一景:瑞云峰,余下胜景在下一篇游记里介绍。

 

 

     

         上五幅照片,我一一介绍:“苏州十中”校园大门(该校有好几处大门):一扇是我们进去的大门,大门右墙上有“振华女学校”字样,另一扇大门就是当年织造署的旧衙门,如今还完好地保留着,被定为江苏省重点保护文物。当年中间那扇大门常常紧闭,只有皇上到来,才能开。门口的清朝石狮子,虽模样还能辨认,但显然已风烛残年,等皇上等得容颜憔悴!当年那扇紧闭的大门,如今天天敞开。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织造"成学府,换了人间。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2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2人点赞

本文作者

顶呱呱

心态就是年龄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