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9年01月02号 21点 阅读 10410 评论10 点赞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民之苦,官应忧
——探访病友而感
今日与妻子去探访一病友,听他一番话让我感触很深,回到家中不由得很想把它写下来……
那位病友是某国家机关的一个科室小科长,而他的妻子是个教师,不能耽搁学校班级里的学生上课,没法陪伴在身边,照顾他。而家中的几位哥哥姐姐无论住多远,都抽出时间来照顾他,他很感动,但也不安。他对我说:这次生病住院,他们(指他的家人)很累很周到,我感受很深。
他说:“我一个儿子在国外,也不想告诉他,牵累他。因此看到家中的哥哥姐姐在忙,很过意不去。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也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真不容易。”他很有感慨地说,“我有个想法,我的手下有十几个办事人员,这次回去以后,不管谁生病住院了,只要科室里的同志肯帮他,照顾他,我都给那个照顾他的人记工,晚上照顾的就算加班……”
我听了很是感动,一是感动这位病友的“感恩”精神,他没有漠视照顾他家人的行为看作“应该”,看作“无所谓”,而是感激不尽;二是感动他能以此类推,感同身受地谅解如今独生子女家庭的困难,把如遇此种生大病的状况所遇到困难的时候,放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上去,作为今后照顾生病同事的一项措施。我听了以后百感交集,就说:“如果是父母官也会这样说,那就造福老百姓了!”
正巧,早上看到(清)李渔《闲情偶寄》中一则故事:说有一显贵在旅途中住进了邮亭(驿馆)当时正值盛夏,床帐里面有许多蚊子,无法驱赶,于是就无法睡觉。他就回想自己在家的时候,住的是高堂广厦,睡的是冰凉的席子,还有一大群的姬妾在一旁挥着扇子纳凉赶蚊子。让人忘记了这时正是酷暑夏日,今天怎么会困苦到这种地步,怀念、留恋在家的过去日子,而更是耿耿于怀难以入睡……
那位显贵遇到困境,想到的是他的显贵生活,而不会去体验劳动人民的困苦疑难,就不会同情底下人的不安。
现如今,有权的人,有钱的人,更是如此,即使过去也过过苦日子,但现在显贵了,发达了,有权了,站在自己的角度不会去体会底下人的困苦。譬如我今天与妻子一大早乘坐十六号地铁赶往医院,新年过后第一天上班日,地铁的拥挤是无法描述。我们七点半出门在地铁站等了三辆地铁还没挤上去,后来我把妻子推进密不透风的地铁车厢人群中,而我则是半个身子吊在地铁车厢外,是那个维持秩序的地铁站阿姨把我硬推挤进车厢里……
我就想倘若那个管理地铁的当官者,如果也像我一样来挤地铁,挤公交上班,而不是驾驶着公车或者私人的小轿车上班的话,那么地铁的车辆安排、地铁的拥挤状况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正是:“奚啻仙凡人鬼之别乎!”不亲历者,但知其乐,而不知民之苦也!
如今,许多民间事,总见上有许许多多的利民政策,而老百姓却不见立竿见影的好效果。譬如一直听说在解决草民们的看病贵,吃药贵,而上面也一直在调整药价。但我们跑到医院看病,这个问题却丝毫没见解决,看到的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最近我去医院配降压药,同过去一样的药,一样的量,过去我自负医药费只有十几元;这次配药一下子我自负了三十多元钱。如今药价涨价,贵得令人咂舌!我想那个医保局局长如果也与我们一样去排队配药,他一定也会体会到药价涨得令人担忧了!
民之疾苦,做官的能像那位小官病友一样,切身体会后加以改进,那么老百姓的生活才是真的得到实惠,得到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和谐、安定呀!
信纸作者:晓风残月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