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的回乡探亲之路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11月02号 10点 阅读 10955 评论8 点赞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回乡探亲之路

张子铎

 

    我的故乡老家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边界线上的一个偏僻农村,家有年迈老母,年长兄弟,众多侄、孙小辈。从我在部队服役到转业地方工作,再到离休后,基本上坚持年年都回去探亲。国家四十年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回故乡探亲的历程,经历了由难到易,由慢到快,由长到短,又辛劳疲惫到轻松信步。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交通事业很不发达,回乡探亲出行的交通线路是个大问题。首先买车票难,为了能买到一张火车票,必须提前起早摸黑,到车站售票窗口外排长队,有的老百姓甚至在头天下午就带上铺盖行李,到车站过夜排队,争取能拿到车站工作人员发的靠前面的购票排队号,才有把握买到票。有时候,排了长队也买不到票,因为票已被大单位预购光了,那时,我实在买不到票就请区政府行政科帮我代买一张区政府限额以内的余票,付10元代办费,在当时普通工人月薪几十元的我,10 元不算小数。

    初期铁路、火车设备落后、老旧,路况、车况差,车速慢,噪声大,污染重。当时除京沪主干线,有少数班列快车改装新式的柴油机车,主要是燃煤、蒸汽机车,快车时速五、六十公里,慢车只有三、四十公里。我从上海站乘快车到泰安站下车,坐十三、四个小时,慢车到离家较近的磁窑小站下车,坐20 多个小时,一天一夜。火车在开行中,不停地发出像老牛喘粗气样的,沉闷的咕哧咕哧”的响声,喷出股股浓烟雾气,给列车披上了像少女的披肩长发,再形成长长的烟柱,掩盖了不少车厢,烟尘从车窗和车厢连接处空隙吹进车厢内,难闻的煤气,刺激人的眼、鼻发酸,流泪打喷嚏。车轮同短轨接头撞击,车厢震动摇晃,发出很响的急促地”声,车头、车轮咕哧、咣”混合声形成了不协调的交响乐章,噪音像一个流动的大音响,随车而行,让人心烦,车厢内设施简陋、老旧,慢车更是脏乱差,座位是狭窄的木板条靠背长椅,没有空调,没有饮水机,小小洗漱有的无水,简陋的厕所散发阵阵地臭气,大小便直接排在车底外面,靠行车的风吹散,飘落在空气中,车停无风直接掉落在地面上,污染车站,因此每到车站,列车员首要任务是,提前将厕所上锁,停车期间绝对禁用。因为车站均发售无座站票,超载是常态。慢车更是人满为患,无座者大大超过有座的,人多到无立足之地,甚至连厕所也塞满了人,冬天还好,人多热气高,不冷。夏天就惨了,人拥挤得不能动弹,站的久了,腰酸腿麻,骨节痛,没有空调设备,有的车厢顶上面仅有三、四个悬挂的台式小电风扇,对降温无济于事,空气不流通,浑浊,闷热,像个大蒸笼,人热的汗流浃背,身上排出的各种液体、气体,五味杂全,酸臭难闻,令人窒息,有的身体虚弱者,加上口渴,没有水喝,口干舌燥,头昏脑涨,心烦恶心,甚至休克;有人尿急,不能走动上厕所,或厕所被站客占据,不能使用,以至于拉在裤子里,坐一趟这样的车,身心十分疲惫,一两天都恢复不了体力,如此的艰辛,是现在的90 后青少年无法体验的。

    改革开放的前20 年,我回老家走北路,坐慢车到磁窑车站下车,离家20公里,没公路,不通车,步行三、四个小时回家。有时碰上乡村农民到车站送售花生、欠等农产品,或拉煤炭的牛车,得到车主同意搭他们的便车,行进在崎岖不平的田间小道上,吱吱呀呀,东倒西歪,摇来摇去,如果不紧紧抓牢牛车的邦架,随时能被甩到车外。坐快车到泰安车站下车,离家远,必须坐泰安到宁阳县城的公共汽车,车票也不好买,往往等好长时间才买到,公共汽车车况不好,多是中小型的简装车、改装车,车内空荡荡的,没有什么设备,只有几个铁皮或木板坐的车座位,每年都是挤得满满的站客,大大超载,路况很差,车行在凹凸不平的土公路上,颠簸摇晃厉害,拥挤的人群站立不稳,你拥我挤,前仰后歪,有人晕车,面色苍白,呕吐不止,我为了防止晕车,上车前先含几粒随身带的人丹丸,车到离我家南边十里的招呼站下车步行回家。

    2000 年以后,因为改革开放老百姓富起来了,钱包鼓了,很多农民到城里买楼房,搬家到城里居住,我老家的人,侄孙小辈们也是这样,都成了城里人,于是,我回老家改走南路,到离我们县城不到20公里的车站下车,乘坐路况、车况好的长途公交汽车,不要步行了。

    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飞跃发展,铁路交通设备三次升级换代,火车先是燃煤、蒸汽机车,速度慢,慢车三、四十公里,快车五、六十公里。我乘慢车回家要坐20 多个小时,一天一夜。后来,全部换成燃油机车,车速快了,T 字头型号的特快,时速达100 公里,我坐新空快车卧铺回家,晚上七、八点钟上车,坐10 个小时左右,睡一夜觉,早晨五、六点钟到兖州下车。2000年以后我国的铁路交通更是快速发展,进入高速高铁新时代,电气机车协和号型D 字头动车,时速200 公里左右,我从上海上车四个多小时到兖州下车。现在乘更新型的复兴号G字头高铁,时速350 公里,从上海上车到兖州附近的高铁车站曲阜东路站下车,仅两个多小时,再坐小轿车,一个小时内到家,我可以做到了在上海吃早饭,到老家吃午饭,坐火车的时间由原来20 多个小时缩短到2 个多小时,真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再说铁路火车的路况、车况技术设备设施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G 字头的复兴号,全是新技术、新设备,现代化、电气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水平很高,列车没有了烦恼人的烟雾、灰尘和咕哧、咣”的噪音,只有车轮和长轨、车体和空气摩擦的轻微沙沙、嗖嗖”声,不颠不摇,四平八稳,车台面上竖放一支香烟而不倒,乘车如坐飞机,感觉轻飘飘,惬意而舒畅,车厢内的旅客旅行生活需要的器具、用品、设施,一应俱全,方便适用,空调保持车内不冷不热的适宜恒温,车厢布的富丽堂皇,优美整洁,典雅清静,如客厅,如星级宾馆客房,如回家。坐火车没有了辛劳疲惫,享受的是乘车旅行的舒畅和愉快。

    现在买车票也不难了,不用长时间排长队,平日里,到车站或车票代售点,可以随到随买,乘车想走就走。逢重大节日或旅游旺季,车票紧张,可提前预购到一个月之内的任何时日的车票,也可以不出门,在家任何时间,用手机在网上预购一个月内的任何一天的坐、卧票。

    同铁路交通一样,我国的公路交通,在四十年里的改革开放中也是革命性的飞跃发展,高速公路世界第一,像我的家乡,土公路没有了,一律建成高等级的二车道、三车道或更多车道的畅通水泥大道,路面平滑光洁,路旁绿化带花卉、树木茂盛,遮天蔽日,成为绿色长廊,林荫大道,汽车如在花圃、公园中穿行,美极了。

    路上行驶的再不是站客拥挤、折磨人的简陋的破旧中小型老爷车了,而是安全性能好,设备设施齐全,使用方便的豪华舒适的大客车,乡镇也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地区的区域公共汽车,沿着平整的乡村水泥公路,开车到我家门口,但是现在我下了火车,连方便快捷的公共汽车也不坐了,因为改革开放,老百姓富了,生活好了,钱包鼓了,在我家乡基本上家家都有了改革开放前被人们羡慕并视为显示官大位高身份的小轿车,这也逐渐成为平民百姓在劳动生产生活的代步工具了,我的侄孙们,不仅家有,而且有两辆,夫妻和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三口之家就有两辆。我回去探亲,他们都争先恐后的争着开自家车接送我。去年十一月份,我回去探亲,从兖州乘晚上七点的车回上海,那天正逢双休日,他们相约集体为我送行,一下子开出了七部自驾车,组成了小车队,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从我回故乡探亲出行历程变化的这些具体事例,可以侧面彰显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历史,近14 亿人口大国,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成功实现了由穷到富、由富到进入全面建成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快速的实现,指日可待。

 

 

 

 

                       (本文作者系南京东路街道社区离休干部,由“浦江思源”博客小组发)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毛毛1943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8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8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