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8年08月01号 08点 阅读 10321 评论5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记者:好啊,谢谢您,请讲。
刘岩平:我可不是军嫂了,现在我是军奶奶啦。
记者:哈哈哈!好,那就请军奶奶您简要的介绍一下您的先生——军爷爷吧。
刘岩平:我的先生姓卢 名联铭。广东人,1962年中山大学毕业,当时,因为蒋介石要反攻大陆, 所以先生就被分配到了大连海军工程学院当教员。他为人忠厚老实、心灵手巧、不善言谈、助人为乐、有主见、不盲从......有人说他是海军工程学院有名的“只专不红” 的“老黄牛”。
记者:他是什么时候离开部队的?那时他是什么军衔?什么职务?
刘岩平:1998年 60岁就退休了,当时部队要留他继续工作, 因为老伴不想占位子 ,尽量把位子留给年轻人,所以他拒绝了继续工作的要求。我先生是司级 , 副军级待遇。 当时是学院维修中心主任。
记者:哦!他已经是耄耋之年啦!请问,他在部队获得过那些奖励?
刘岩平: 哎呀, 那可多了去啦,他得到的奖励证书一抽屉,他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戚戚于任上就干出惊天政绩,不汲汲于马上就累积显赫声名,只问自己为百姓做过什么、能为后代留下什么,甘于“自己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和气度。
记者:能为我们讲一个这方面的故事吗?
刘岩平:一次 他们教研室主任来家找他说,海军党委的大首长要和他合影,可他的人却不见了 ,急得主任满身大汗地到处找他 ,最后是在实验室把他硬拽到了大礼堂。 回来我问他主任找你干啥呀?他轻描淡写地说, 照相呗,有啥好照的。原来是全海军在武汉海召开海军先进人物表彰大会,全国各地的先进人物齐聚武汉,披红戴花,大家都不亦乐乎,只有先生没放在心上。还有一次 是在青岛召开表彰大会 广州只有我先生一个人受到嘉奖。 当时院长和一个干事陪同前往,可先生却不以为然。这张照片还是我让他留个纪念而拍照的。
记者:你们是什么时候结婚?结婚时您的先生是军人吗?您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刘岩平:想当年,嫁给一个革命军人还是很自豪的事情,因为那时正值文革期间,工人阶级和解放军有着很高威望。我毕业后在医院工作。我找对象的标准是:勤劳、忠厚有文化的军人。正好我们科室有个同事的爱人在大连海军工程学院任教。于是,他就给我介绍了我的先生,我们认识了三个月就结婚了。
记者:您可以为我们讲一讲,您是怎么支持您先生全身心地在部队工作的吗?作为一位军人家属,您是如何侍奉公婆,如何相夫教子的?
刘岩平:当时我先生只有一个要求,作为一名军人 必须服从命令,所以,作为军人的妻子也一定要跟着他走南闯北,最后回到他的老家-----广东。对于这个要求我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敬重公婆,疼爱他的兄弟姐妹,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缝补、洗浆、织毛衣、写信、寄钱、寄物 ,样样不要先生操心。在单位要积极向上、认真工作,绝不趾高气扬、目中无人。要求儿子不要攀比,不要吹牛,要有礼貌,特别是对于清洁工、护工一定不要歧视 。我想这大概就是最大的支持吧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记者:你们早已享受金婚的快乐了吧?
刘岩平:金婚的时候我写了一首打油诗,我念给您听听: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