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8年07月09号 11点 阅读 8843 评论7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自我家小女儿生了二胎,打乱了我们老俩口原以为可以自由支配的退休生活,像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一样,给子女带孩子好像从帮忙变成了义务,成了一个负担。好在中国的老人大多把它理解为年轻人打拼事业、工作生活辛苦,能帮助带带孩子、分担一点是老传统。虽然围着小孩转,生活有点乱,有点累,或在受到子女责备的时候感到“顶着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产生点冤气,发发牢骚,心里有点不开心,但还是竭尽全力地带着,有点“湿手沾面粉——摔不掉”。
前二天,我参加了区里召开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会”,会上有学校、居民区、“五老”志愿者、团组织代表交流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验体会,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些在家带孙辈的老人们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志愿者,从这一角度来看带孙辈这件事也是挺有意义的事,思想上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关心下一代,事在当代、功在千秋。 关心下一代,加强青少年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下一代,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合一”齐抓共管的事,是父母、老人、老师、团员青年等齐心协力的事。从这么一件有意义的高度来看,我们老人带孩子并不是负担而是担当。
小外孙满了二周岁,走路也稳了,每天都要带着到小区里的广场、儿童游乐场、附近的小公园去活动,那里也是小区里的孩子们都爱去的场所。在那里,孩子们各取所需、尽情欢乐,大多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陪伴,也有爸爸妈妈带着的,在那里关注着他们的安全。我注意观察,发现了一些现象:有的老人把家里孩子的小汽车、皮球、滑板车等小玩具带来了,除了自家小孩玩以外,在空闲时也允许其他孩子玩。有一次,我小外孙见到一个小哥哥手牵的小鸭子,那小哥的爸爸随即把绳子从他儿子手里取过来,边给我小外孙边对儿子说:“让小弟弟玩,大家一起玩。”正当小外孙拉着小鸭满场子跑的时候,那小哥要回家吃饭了,我正要去取小鸭归还,只听那年轻的爸爸说:“让他玩吧,你带回去,明天我们还会出来玩的。”那小孩也高高兴兴地跟着回家了。但也有些老人宁愿把玩具拿在手里,或用绳子牵着也不让其它孩子碰一下,见到有的孩子想玩就赶紧走开。有的老人见到自家的玩具在别家小孩手里,随即走过去要回来,并赶紧取出湿巾纸擦呀擦;有的老人还在理直气壮地说:“我家的玩具孙子是不让别人玩的。”一次我小外孙见有一滑板车空着,就奔了过去,双手正要扶上去,只见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小男孩冲上来把小外孙一推,一屁股坐在地上。我赶紧奔过去扶起来,这时那小孩的奶奶走过来对我说:“我家孙子见到别人动他的东西要打人的。”一点也没有责备自家小孩的意思,更不要说让孩子说声道谦了……看到这些,我的心中真不是滋味。
“人之初,性本善。”关心下一代要从小抓起。家庭是小孩的第一港湾,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第一任老师。让孩子在有爱和温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父母和老人不能只注重孩子吃、喝、玩、乐,只注重孩子健康和安全,也要注重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孩子优良品德的养成,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爱父母、爱老人、爱兄弟姐妹的种子,养成懂礼貌、诚实待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友善习惯。
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家庭是第一关。从“关心下一代”的高度带孩子,就是要克服过分溺爱的毛病。对孩子不能百依百顺、一味迁就,过分的宠爱到头来会害了孩子健康成长。就是要克服百般呵护的毛病。幼小的孩子犯错是件太常见的事,孩子犯错了不要一味指责,千方百计护短,莫把“自私”、“任性”、“打人”当优点。要让孩子从小明白,做错事要道谦,做错事要改正。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立规矩,分清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能做,耐心地说耐心地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懂规矩就不会做人。
关心下一代,家庭第一关。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为了红旗飘万代,我们要关心下一代。我们老年人还要不断学习,从传统观念和教育方法中走出来,以新思想、新方法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
信纸作者:毛毛1943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