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平仄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墨尔本的天空下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6月08号 23点 阅读 10037 评论6 点赞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墨尔本的天空下

 

    我随着“京西学友亲友旅游团”的同伴向南飞过赤道,来到南半球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的墨尔本。

    这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地方。

    四月的墨尔本,已进入秋季,来到这里,虽然不见秋色斑斓,层林尽染,但秋高气爽的感觉还是明显,有种让人心情舒暢的出游体验。

天蓝湛湛的,蓝得纯粹和精致,天边通透成蛋青色,显得十分空灵和遥远。蓝天下,飘着朵朵白云,近前的白云底部的那片灰色使得原本飘渺的云体有了厚度和重量,似乎将压落下来,这时,苍穹愈发高远了。穿过云层的阳光十分眩目,眼前的景物时而现出明媚,那强烈的光和色的对比让人看着兴奋。

    郊外腹地的公路两侧都是牧场,大片灰黄的牧草坪随着平缓起伏的丘陵连片地延伸着。列列高大的按树、松树或其它树木,像条条黛绿的丝带在纵横开合,把偌大宽阔的牧场坡坪既有序又无序的分割着。坡坪上可见不少钢丝隔栏,有些隔栏内有牛、羊群在悠闲地吃草,偶见一条牧羊犬在它们身旁跑跳游荡。人影鲜见,估计是在零星出现的被绿树遮掩的平房之中。天底下,此时此景,缺少了人的身影,尽管感觉多少有些冷清,但牧场的规整、生态的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会令人生出陶醉其中的渴望。

    沿着海岸的高速公路向南俯瞰开去,大海像位处子,一抹深蓝,平躺着,浩瀚的一望无垠与天边相接,有种圣洁、矜持的意味。接近岸边的海水,渐渐变得淡蓝,泛出青色。随波不断涌起的条条白练,冲激着礁岩和沙滩。那溅出白色的泡沫,是海的女儿亲吻大地母亲留下的欢欣的笑语。看到这大海的形态,在一派纯洁澄明之前,有种灵魂被净化,心智被陶冶的感觉。

    大抵是机场空管的缘故,我们将临墨尔本时乘坐的飞机在空中反复盘旋了许久。俯瞰这块大地,印象是有些苍莽 。眼下,跌宕起伏的土地除去散落的树林是黛黑色的,其余都呈一片灰黄,与先前在中部穿越所见的荒漠色无异,显得有些萧瑟凋零。隐约中见得在灰黄中有些条块的线条,估计这应该是大块的牧场了。我们从北到南穿越澳洲,所经之处无不折射出一种原生态的初步印象,这与后两天在郊外的感受是一样的。

    其实,澳大利亚是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12大经济体之一,而墨尔本是这个国家的第二大城市,负有盛名的工业中心。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国家的发达、经济的增长是与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成正比。而墨尔本是借助工业、采矿业等行业来发展经济的,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绕过这个怪圈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在短暂的走马观花之余,有目的的作了些观察。我以为,这主要是一种环境保护的观念,一种“平等社会”的思想在作指导,而这种思想观念的形成是澳大利亚的文化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纵观澳大利亚的历史,其文明进程的历史并不长。17世纪初以前还是土著人的局限时代。随着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人先后进入,1770年后沦为英国殖民地,欧洲的文明被逐渐带入,直至1931年成为英联帮的独立国家,其政治理念和文化思想基本上承接英国模式。这一阶段的历史实际上是外来移民发展的历史,也是多元文化不断侵入的历史。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共同观念就是抵制权贵专制,倡导“平等主义”。这种观念强调了人性的维护,人的生存质量以及与人相关的自然生物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这种观念影响和掣肘了历界的执政者,使他们在制定法令、落实政策时有所侧重。这个国家得天独厚的继承老牌英国的发展路径,后期又吸收欧美的先进经验,能在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上取得瞩目的经济成就,并且,依然还保持着近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动植物物种,这不啻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走出了一条捷径。

    行走在城中心,见到的人明显就多了,这是发达城市的一个特征。澳大利亚的人口高度都市化在这个城市得到印证。原先我总认为,生物的保护与生态维护是与无尽的孤独相伴的。在人满为患的社会,当人们感受到环境的恶劣和挤压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希望能找到一个“世外桃源”,享受自然界的原生态和与之和谐的共融。但人是群居动物,也渴望有陪伴,有关爱和呵护。这似乎是十分矛盾的事。但是,我在皇家植物园见着了人与自然、与其它生物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感人画面。皇家植物园,生长着数千种珍稀植物,园中有个很原生态的湖,许多禽鸟在这里生息。在一块临湖的草坪上,一大群的野鸭和飞禽与游人在亲密接触。它们并不畏人,游人的喂食让它们找到了依恋和信任,人们也从它们身一上感受到了对大自然爱的方式和路径,得到了快乐。同样的状况在坎得拉港的月亮湾也遇到。这是一个临海的小镇,一个小海港,不大但很幽静,风格各异的房舍紧邻“月亮湾”,港内风平浪静,一群群海欧在栖息、飞翔。湾边有块绿地,绿地上摆放着数条休闲座椅和台桌,几个家庭的大人带着孩子在度假,前来与海欧嘻耍。我们拿出导游给大家发的面包,也参与进去。顿时,绿草如茵,海欧如雪,一幅人鸟共欢的景致打破了小镇的安谧。我们尽情地享受到这自然和谐的欢欣与愉悦。

    城中心高楼林立,各式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几个世纪前的不少哥特式教堂和一些古典的维多利亚时期的旧式建筑依然顽强地坐落其间,显示出这个城市的历史渐进和文化的伸延。的确,这个城市很珍惜历史。看到这些,我想起了这里殖民前的原住土著人。历史上,英国殖民者曾经给土著人灾难,严重地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直至1972年开始,政府重新认识土著人问题,并开始考虑土著人权利的法律保障问题,“多元文化政策”随之开始起步。有趣的事,研究澳洲土著人会发现他们的信仰竟与自然界的生存有关。这些土著民族相信所有的土地及自然界的东西,都是在人类出现之前称着梦幻时期就存在的神氏祖先所创造,而这些神氏祖先仍然存在于自然界中,影响自然界的一切。换言之,土著人主张善待自然物,对自然的一切要有敬畏之心。于是,我想,墨尔本以至整个澳大利亚而今保护生态的作为又是否可理解为他们尊重历史,珍惜历史的觉悟呢?

    这种觉悟,会使墨尔本的天空下,海水依然圣洁,牧场依然悠然,高楼依然林立,人与动物依然共欢。

                                  2018.415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3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3人点赞

本文作者

格律平仄

我总是把世界看得很美好包括自己。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