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晚霞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稻草人”现象感言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6月08号 19点 阅读 15627 评论6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稻草人”现象感言

(顾仲源)

 

 

    又到麦收季节,不禁想起了农民在麦田、稻田间用来驱赶吓阻麻雀等鸟类的稻草人。

    当年在上海郊区务农,虽属蔬菜地区,但队里也曾种过麦子和水稻。每当麦田、稻田金灿灿尚未收割时,总会飞来一群群叽叽喳喳的麻雀光顾田间。看着兴高采烈在麦穗、稻穗上美食的麻雀,社员们在心疼的同时想办法赶麻雀。先是扎了些许个稻草人、有的戴上破草帽、有的穿上旧衣服,有的“手”上拿着小红旗,分散插在田间,还用绳子连接起来,再由几个弱劳力吆喝着拉拉连接着稻草人的绳子,使稻草人不停晃动摇摆。起先这一招倒还管用,那些麻雀群被吓得远离逃窜。可过不了多久,那些胆大的麻雀又来了,它们可能识破了稻草人的“本事”,回过头来在田间饱餐后扬长而去。队长让队里一位业余“猎人”带上支土制“霰弹枪”来田间“枪打出头鸟”。“猎人”果然身手不凡,瞄准雀群“砰!”“砰!”放了几枪,每枪总有几只麻雀丧命于田中,余雀争相逃命。之后,又有“能工巧匠”用一段手腕粗的铁管到修配站焊接加工成“土炮”,炮膛内放进电石加点水,然后用火柴点在“土炮”的炮眼处,那土炮会“砰”地发出比“霰弹枪”更震耳的响声,真枪假炮声将那些麻雀吓得屁滚尿流。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稻草人刚开始可以起到驱赶鸟类保护庄稼的作用,到后面就成了自欺欺人的摆设了。稻草人的事例使我们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花架子的把戏虽然能糊弄别人一时,但总不能蒙骗别人一世。所以任何制度、所有规定、无论大小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对有关类似“稻草人现象”作出论述。他曾说“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而应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20159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有规定就要执行,否则就会成为稻草人。小到生活规定,大到政治纪律,如果认为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不执行,那我们就没有纪律可言了”。

    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一些类似的“稻草人”现象,它们有各种表现。

    有一次开车在外省的一条高速公路上,因车不多路上空荡荡的,不由得脚下油门一踩,车速超过了120码,忽然见到远处有警察站在路上旁边还停着一辆警车,不由得松开油门稳在110120的车速,快到警察警车时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警察的塑像和警车的画板。哦,是假警假车。不过这也提醒了我,不要超速驾驶、安全第一!转而又想到,假如经常经过此处,这种“假警版”稻草人能起多少作用?

    现在还有时在一些地点会看到悬挂的横幅、竖立的标语牌,上书的标语口号有诸如拆除违章建筑、打击黑车违法经营等内容。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标语周边仍有违章建筑“屹立不倒”;那些标语旁的“黑三轮”、“黑两轮”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聚集着守株待兔,仍“生意兴隆”。这些横幅、口号乃是“标语版”的稻草人。

    如果经常行走在马路上稍留心一下都会发现安装在道路上方的监控摄像头不少,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现在的摄像头好多已升级为彩色、高清的了,对道路上的情况可谓“一目了然”。然而设施先进了,后续管理措施跟不上:如现在有不少加了动力装置的“黄鱼车”,按规定是不准行驶在道路上的;一些外卖快递电动车改装超速、乱穿红灯、逆向行驶等危及交通安全的行为,都在监控探头“掌控”之下,可极少看到这些违规现象被依法处罚的。这些摄像头成了高级“科技版”稻草人。

    自上海20103月施行《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及201611月对《条例》修改后,不少公共场所张贴了禁烟标志,如酒家饭店、小区电梯等,不少“瘾君子”也克制烟瘾自觉遵守。但还是有一些场所禁烟标志如同虚设,有人我行我素吞云吐雾如入无人之境;管理者、经营者却以“没有执法权”为挡箭牌眼开眼闭,害苦了在场的不吸烟者。这样的“禁令版”稻草人,不贴也罢。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轨道交通各站点的安检口子,曾见有的安检员守在口子旁,然对于部分不愿配合拒绝将所带的包放入安检机输送带进行检查的乘客也无可奈何!真不敢想象如果真有“坏人”或危险物品未经安检而进入那会怎样?还有现在遍布道路路口的身穿“警察制服”的“××F J”,个别“F J”对逆向行驶或穿红灯的电瓶车和自行车不吹哨、不劝阻,因“无执法权”而无动于衷。这样的安检员和“F J”俨然成了“真人版”稻草人,虽属个别,然“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多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机关有关廉洁从政、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纪律、规定、直至法律从来就没有缺少过,而且不断修订、补充、完善。可曾几何时,在一定的层次、一定的领域、一定的人群中这种制度、纪律、规定、法律就是一种摆设,成了“制度版”稻草人。久而久之,党和政府形象受损,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拍手庆幸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动真格,查处了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四百多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八千余人,处分县处级干部六万多人。另眼相看,“制度版”稻草人也害了一批人!

    还可以举出种种,不再一一例举。

    这些稻草人现象,还或多或少地、或长期或短暂地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它是消极的东西;它又作为一种顽症,客观上正在成为深化改革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屏障。其所谓的“理由”有“法不责众无力顾及”、“知难而退却”、“多做多错不如不做”等等,实质是有规不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不作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全”仍在途中,期盼着通过上下各方齐心协力狠下功夫,“撸起袖子加油干”,将稻草人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彻底杜绝。但愿!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1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1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