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咖啡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网络语言之我见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5月14号 08点 阅读 10421 评论6 点赞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手机已成为人类的伙伴,我出门宁可忘带钥匙钱包,却不能忘带手机。

     闲暇时我和周围的人一样,喜欢看手机玩手机。我常常被醒目的标题吸引,但看完内容,也不过如此,这就是忽悠人们视觉的“标题党”。

     自从有了网络,语言也丰富起来了。网友们为了简洁形象地表达,创造了网络特有的语言。曾记否:“打酱油”、“我爸是李刚”、“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都曾风靡网络。

     我最近看有些文章,标题写“风景美得想哭”、“美味得想哭”,甚至连歌曲也有“哭”,如李宇春的《想哭》、姜玉阳演唱的《回忆总想哭》,我觉得很有意思。

     我查了百度,哭的含义是:“伸冤与求助之迫切,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出声音。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

     我觉得好生奇怪,为什么风景美,却想哭?为什么味道好,也要哭?难道人类泪腺越来越发达,泪液越来越多了?现代人感情真丰富啊!常说“笑比哭好”,为什么不笑,非要哭?非要用哭来替代?

     细想一下,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事“笑不出来”。如食品安全问题、养老金双轨制问题、看病难问题、老百姓办事难问题……难怪“哭比笑舒坦”、哭比笑更能表达内心情感。

     网络语言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它也有新陈代谢,新的代替旧的。网络语言虽然简洁、形象、生动,但也有它缺点,用惯了或者长期使用,会破坏我们的国学,使白字泛滥,语法混乱。如把“有没有”写成“有目有”,把“什么”写成“神马”,把“压力大”写成“亚历山大”,把“难受想哭”写成“蓝瘦香菇”……不胜枚举。

     但有些网络语言还是很可爱的,我们家二个小朋友常常说“吓死宝宝了”,网络语言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还有“葛优躺”、“撩妹”、“重口味”、“吃瓜群众”……。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网络语言既然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我们老年人不应该排斥它,要适应时代潮流,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做一个不被淘汰的快乐老小孩!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8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8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