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民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天人合一”查济村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4月09号 14点 阅读 10212 评论2 点赞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查济古村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距县城60公里,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村落群之一。来过安徽无数次,去年春天甚至到了桃花潭,但都与查济古村擦肩而过。这一回走过皖南川藏线,一定要去查济古村看看。8日离开蔡村镇先去了查济古村,再从那里返回上海,一天里跑了450公里的路程,结束了皖南天路踏青之旅。 
        查济古村位于黄山山脉北部,东临桃花潭、南靠太平湖、西北与九华山毗连。村庄方圆30余平方公里,始建于隋初,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这里四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村外有钟秀、平岭、巴山、石门四门;环绕村围有如松、青山、巴山三塔;村内有岑溪、石溪、许溪三条小溪穿村而过。其中主溪流许溪河两岸为商家、经济、文化中心。溪左岸为纪念查济人祖籍为山东济阳府,故名“济阳”;溪右岸以姓为地,为“查村”,两岸合为“查济”。
        许溪河两岸上下十余里,房屋鳞次栉比,清一色的花岗岩石板路遍布全村的大小街道长巷。古诗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既道出了查济的概况,也写出了查济当年的盛景。据说古代的查济有一百零八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庙宇,一百零八座桥梁。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虽然住宅是统一的青砖黑瓦,但聪明的查济人巧妙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
        当天天气晴好游人不少,更多的是随处可见的美校学生,都在专心致志的写生作画。走在查济古村的青石板小路上,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古建筑中,感觉查济人很淳朴,厚实,没有很重的商业味,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商铺。有的是小旅店,小饭铺,待客热情。也有一些文物店和宣纸店,昭示着这里的古代文明。

 

 

 

 

 

 

 

 

 

 

 

 

 

 

 

 

 

 

 


        从查济村出来之后又去了4公里开外的厚岸村,那里是王稼祥的故里。村里有个王稼祥纪念园,由王稼祥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室以及王稼祥故居等组成。回忆伟人王稼祥一定不能忘记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大贡献,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个重要关键的会议,一次是一九三五年的遵义会议,一次是一九三八年的六中全会”,这两次会议王稼祥都起到关键作用。再加上对“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就成为王稼祥在中共党史上突出的三大贡献。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9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