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7年08月10号 13点 阅读 8963 评论0 点赞1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6日中午在迎宾旅馆用餐后,稍作休息,便乘车前往桐庐红石湾景区。桐庐红石湾景区是桐庐最有特色的景区之一,山清水秀、林叶茂密、奇石怪洞,景色迷人,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每近10来人坐一艘摇橹船,在船夫的一摇一曳下向着溶洞龙隐洞府的方向前行。泛舟桐溪古河道上,荡起圈圈涟漪,古溪两岸杨柳依依,绿树碧水,相互影映,坐对微风拂面,十分惬意,体会了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感觉。这里远离尘世的嘈杂喧嚣,一切显得那样质朴,自然与纯净,心中的烦恼和尘俗顷刻间便被涤荡得干干净净。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感觉逝去得太快,摇擼船转眼间已到龙隐洞前的吊桥处。我们跨出摇橹船,穿过摇摇晃晃的吊桥,便来到了龙隐洞府。史遗迹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这里避过难,钱王在这里挑过盐,汤显祖在这里写过诗,徐霞客在这里留下足迹,难怪进洞门口就放着一把龙椅,让游客拍照来着呢。溶洞内凉爽无比,到处遍布着千奇百怪,神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在五光十色的彩灯照射下,各显神采,让人着实不得不佩服龙隐洞府的奇石之美。
与网友知凡、项老师合影
桐溪古河道
与项老师在摇橹船上
充满美好传说的古桥
五光十色的溶洞
27日清晨乘车来到桐庐富春江边的白云源景区,它由高山、峡谷组成。白云源有5个景点,鸳鸯潭、小龙门、大龙门、青龙峡、观音尖。
景区外的山壁上雕刻着一个大大的龙字,似乎很有来头,我不得而知。进入景区,空气清新,风景秀丽,都是原生态,没有很多人工的东西,而且游人也不多,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让人感受青山绿树之间的一份宁静。 那份清新,那份宁静,全都是因了这白云源中的绿,踏上登山石阶,张开双臂深深地呼吸着大自然馈赠于我们的新鲜空气,就感觉到自己的心仿佛渐渐张开了翅膀,飞跃,飞跃到山的顶端—观音尖。走在这绿荫如碧,山道盘旋的白云源里,如同走进了绘画大师的山水画中。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数十天的干旱无雨,原有的潺潺溪水不见了踪影,满目皆是硬硬岩石,失去了引以为傲的水的特色。两块“鸳鸯”石四周的“鸳鸯潭”成了一片浅水坑,小龙门的瀑布也成了细流,而大龙门约三层楼高的瀑布,由于还是水太少,没有了气势。溪水、瀑布都成了涓涓细流,但满目青山绿树还是带来了无比的凉意和欢乐。
不见溪水,皆是枯石
鸳鸯潭
小龙门
大龙门
从白云源出来回到迎宾旅馆已是中午,用餐后,考虑到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于是休息一下午,晚餐后,天气开始凉爽了,便乘车前去江南古村落—茆坪村,走进自然,享受原汁原味的户外生活,探究这里曾经的繁华。
茆坪村,属桐庐县富春江镇,自宋元之际建村,芦茨胡姓迁此后,繁衍成大族,遂雅化成今名,至今已900余年。村中有灵古寺、仁寿桥、村口隘道、胡氏宗祠、文安楼、东山书院等古迹。古村落周边群山逶迤,满目青翠;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宛如一幅神清骨秀的水墨画卷。在这青山碧水之间,用我们的脚步叩响了古村落,从而找寻古村寄存的历史记忆,体验了对远去历史的景仰和缅怀。在我们眼中,这才是古村最美的所在。
南宋绍兴二年,胡国瑞被追封为胡氏文安郡开国公。
一条卵石铺筑的古道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曾经,进出茆坪崎岖的山路危险重重,茆坪乐善好施的富商胡仲仁不忍村民受山路磨难,独自出资修建马岭古道。茆坪这个深藏大山深处的村落,因此成为马岭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站。
仁寿桥是马岭古道上的桥梁之一,是茆坪村西侧入口的标志。最初的仁寿桥用大树作梁、木板作面。就是这样一座木质便桥居然走了元、明、清三代。直到1922年,茆坪村绅士仇芾伯,别号“长寿先生”,见木桥易损,便独自筹集资金,改木桥为永久性的石桥。桥名“仁寿”,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曙色当窗梦不成,皮衣策仗小桥行。禅房未见双扉启,但听钟声杂水声。”《仁寿桥听钟》说尽了这仁寿桥的美景。
仁寿桥不仅为村人和过路客商提供了行路之便,更寄寓了建桥人的期望和祝福。今天,保留完好的仁寿桥不仅依然忠于职守,而且成为了村落一个文化符号,历史见证。
胡氏宗祠位于古树参天的村口,坐北朝南,西与五朝门相连,总面积逾1800平方米。宗祠灰墙黑瓦,建筑形状呈长方形,上中下三进。第一进已用作老年活动室,墙上挂满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现代书法条幅,但高处仍挂着茆坪精神象征的匾额——振德堂,表述着以德处世的愿望。中进高悬清朝皇帝钦赐的“平寇”有功的圣旨仿件(原件毁于文革),后人可以从风貌逼肖的模拟件中了解到封建朝代的圣旨文化。第三进已改为戏台,作为茆坪人享受各种文娱演出的精神乐园。
“雾绕烟笼千载垂,兴亡旧事已迷离。”1922年,胡儒艺建文安楼。历时3年,花费三万多银元,建成文安楼占地52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南北稍长,东西向略窄。粉墙黛瓦,风火山墙。五开间两厢进,前厅后堂。
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和西方科技。房屋的梁柱门窗等均为晚清时期的徽派风格,梁枋、牛腿、花窗等雕刻精巧细致,花鸟虫鱼、故事人物栩栩如生。房屋采光和排水系统的设计非常科学,使得文安楼居住的舒适度大大增加。
文安楼大门以条石门框为中心,通过贴塑等手法构筑得既像城楼又似牌坊,构思巧妙,风格别致。楼房的东南方向,从二楼开墙伸出一个“望月台”,可一览山村安逸秀美的自然之境。1926年前后,康有为游此楼,誉称“江南第一农居”。
由于楼房建筑气势豪华,功能俱全,环境优美。1960年代,中央及省市领导多次来芦茨考察,均在此休息用餐。著名导演谢晋对文安楼更是情有独钟,接连在此拍摄了《珍珠衫》、《无国界战争》、《周恩来》等影片。
新建围场
农家乐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