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7年08月12号 10点 阅读 11636 评论16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沱江是凤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她依着古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到凤凰古城就能看到沱江的清澈美丽的容颜,沱江的两边有古老而漂亮的吊脚楼,夜晚的沱江被灯火勾勒的轮廓也更加精彩,这都是凤凰古城的精华所在。
芙蓉之旅能有机会亲眼目睹沱江风采,真的让人为之陶醉和震撼。
沱江像是一坛美酒,每个人都迷醉在了这淳淳的沱江的夜。
夜晚沱江两岸的吊脚楼外都挂起了红红的笼灯,照得沱江一如昨日的秦淮,江面灯影晃晃,游人如织,虹桥灯火辉煌,沿岸笑语隐隐。
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
凤凰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东门外沙湾,北靠东岭,面瞰沱江。崇垣危阁掩映在奇山秀水之间,构成一幅绝妙的天然图画。 万寿宫始建于明末清初,规模建筑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
万寿宫
万名塔位于沱江沙湾北岸, 与遐昌阁、虹桥相映。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精美秀丽,且悬挂铜制风铃。
万名塔高22.98米,一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3米。塔面装饰雅致,塔身挺拔秀丽。一层有楹联六副,皆为名人所题,或颂或感,风格各异。
夺翠楼是黄永玉先生住过的地方,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沱江,一江穿城而过的水,一江给人无尽遐思的水。
沱江的绿水青山,人民的金山银山。
沱江,如同一副淡雅素色的丹青画卷,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一份不加雕琢的质朴,一个山水之间自然真实的生活,一种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感受。如同苗族阿妹随口唱出的山歌。而这山歌,至今在耳边清晰地萦绕。
凤凰之所以迷人,最画龙点睛的一笔,就是那穿城而过的沱江。
沱江河上有众多扁舟,都是木质的,抹上当地盛产的桐油,显得油光发亮。大的木船能容纳下十多个人,小的仅能坐下五六人。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
有了沱江水,一定会有吊脚楼,江岸两侧,全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一排排扎根岸边,探出身子似要拥抱沱江。那富有湘西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叠叠仄仄的黑瓦、高低错落的楼房,木栏杆和雕花的窗户,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和水墨山水画中才寻得见。
沱江吊脚楼,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
两岸的土家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已有百年历史,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柔波里游船穿梭。
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似一幅韵味颇浓的山水画。
江上波光粼粼,渔舟摇曳而过,掀起涟漪阵阵。
凤凰古城沱江跳岩,人气最旺的风景之一。
一弯碧水千回百折绕凤凰而过,让人为之心醉。
沱江跳岩是一座古道桥梁,最早建于唐代,是乾州进入当时的五寨司城唯一的必经之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重修,仍是凤凰至乾城的古道。跳岩最初由四十多个红色长方体岩墩子组成,每墩相距二尺,便于乡民肩挑背驮入城,但每年涨洪水时总有跳岩石墩被冲倒或冲走。民国时,在跳岩上架以木板,虽比以前行走更为方便,但仍连墩带跳板被冲走。
捧起清澈的河水,感觉真的好极了!
1950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又重新补缺换新将石墩加大,将两个墩子联成一个,跳岩全长100米,共15个岩墩,上铺厚实的木板,并以铁链在河底从岩上打眼,用铁丝系紧,跳岩坚固牢实,保存完好,如今不仅仍是两岸人民来往的要道,而且成为凤凰古城颇具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古老的沱江在商周时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百年的土家吊脚楼也是沱江悠悠历史的见证者。
信纸作者:大海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