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17年08月11号 06点 阅读 10008 评论18 点赞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凤凰古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古风依旧。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
古城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20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文物建筑最多的县份。城内还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200多条。
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5年9月,凤凰景区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7年6月,凤凰古城堡及沈从文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古城尚保存了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
熊希龄铜像
杨家祠堂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
田家祠堂
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率族人捐资兴建。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有大门、正殿、戏台和20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
祠堂大门前有有六级用红砂条石砌成的扇形台阶。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殿柱基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台阶。
田家祠堂的戏台为六角飞檐古建筑,歇山顶,饰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间,是演职员演出间歇休息的场所。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紫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映衬着古老的城楼。
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曾是出城的唯一通道。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
凤凰古城北门古城楼,本名"壁辉门",俗称北门城楼,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乃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
凤凰古城楼 (北门城楼)
凤凰古城东门城楼,它是凤凰古城的四个城楼之一,东门也叫升恒门,其意思也就是城门面对着太阳升起的东方。面对东岭,紧靠沱江,古朴典雅。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其城楼式样,仿北京前门用城砖砌筑,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楼高11米,歇山屋顶,下层覆以腰檐,飞檐翘角,造型庄严雄伟。
凤凰古城楼 (东门城楼)
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虹桥,原名卧虹桥,建于明洪武初年,历史悠久,位于是凤凰的中心。
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
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个观光和喝茶的好地方。
信纸作者:大海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