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麟笔名叶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本草札记——旧上海的中药业帮系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7年06月09号 08点 阅读 8910 评论8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草札记——旧上海的中药业帮系

 

叶子

     日前,拜访一位中药界的老前辈,他问我:“你是写中医药史志的,你可知道旧上海中药行业有哪些帮?”我知道餐饮业分为京帮、津帮、豫帮、徽帮、湘帮、川帮、扬帮、苏帮、锡帮、杭帮、本帮、甬帮、闽帮、广帮、潮帮以及素菜、清真菜和西菜,统称为“十八帮”;其实中药业也分帮系,北方有京帮、津帮,南方有江南帮、广帮,还有各地药系不少,我便回答说:“旧上海中药业,主要是三个帮别,本帮(江南帮)、广帮和京帮。”老先生点点头,叹息地说:“如今还有多少人还能知道呵!”

    其实,对于药帮我还是从父亲口中了解的。神农氏尝百草,造就了中药,伴随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中药业涌现了大大小小,各有千秋的帮系。我父亲是从事中药炮炙工作的,他除了学习过江南本帮炮炙外,还偷学过江西的樟帮、建昌帮,北京的京帮、天津的津帮、广东的广帮和四川的川帮等炮炙技艺。

     樟帮源于江西樟树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其炮炙特色倡导“制虽繁,不惜工”,一丝不苟,精湛工艺,切制的中药饮片以“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而久负盛名;樟帮的“刀”功,在于“樟刀”的面小口薄,轻便锋利,有着“老君炉中纯火青,炼就樟刀叶片轻,锋利好比鸳鸯剑,飞动如飞饮片精”的赞誉,可将1寸长的白芍切成360片,片片薄如蝉绢,临风欲扬,被药界同行誉为“鬼斧神工、不类凡品”,“槟榔不见边,白芍飞上天”的绝活。江西省南城县的“建昌帮”传统炮炙风采,具有独特的工具辅料,制作工艺的特殊制法,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尤其创制发明的“雷公刨”沿用至今,具有效力高,刨纵片多,均匀美观的而闻名。

     京帮源于北京,津帮系京帮的延伸和发展,京帮以北京同仁堂为代表,其传统炮炙的代表,如饮片的“百药煎”、“七制香附”等,还有姜煮制、姜炒制、姜腌制等姜炮炙法,还有特制的大蜜丸闻名南北。 川帮源于四川具有悠久的传统,以“九制大黄,、“九转南星”、“仙半夏”等特色炮制品种闻名。广帮源于广州。

     在第三次参加中医药史志编纂工作时,我独自编写了《上海中药与中药职工发展史》,其中就记有旧上海中药业帮系:江南帮中本帮有市区的姜衍泽堂国药号、韩万年国药号、竺涵春国药号(乾隆四十八年改为童涵春国药号)、姚泰山药铺、同德生国药号、周益生国药号等;还有川沙施湾镇的太和堂国药店、黄楼镇的益寿堂国药店、江镇张延德堂、人寿堂和龚路金天和国药号,奉贤的齐贤济寿堂国药号、松江城厢余天成堂、南汇坦直宫天生国药号、大团同仁济国药号、青浦朱家角童天和国药号、颛桥楼天成药号等;还有迁到开设在上海的蔡同德堂药号、苏州雷允上诵芬堂国药号、宁波冯存仁堂药号;广帮有鹿芝馆、郑福兰堂分店、朱普太和、种德园、仙寿窝、杏林轩等,江南帮还有郁良心国药号、叶天德国药号、苏存德国药号、叶树德堂国药号、奚良济国药号等;京帮有北京同仁堂、京都宏仁堂、树仁堂等。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叶惠麟笔名叶子

退休的业余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笔名叶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