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威 的个人主页 注册

【】扫街之79----上海北京东路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3年10月28号 11点 阅读 11080 评论12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北京東路黃浦區北部的一條東西走向道路。東起中山東一路(外灘),西至西藏中路。始建於1849年,到1876年完成。該路最初名為領事館路,因東端設有英國領事館而得名,俗稱後大馬路。1865年定名北京路。1945年改名北京東路。全長1683米,寬21~27米。

 

 

 

         北京东路2号,原名怡泰大楼、外滩广电局大楼,沿中山东一路是28号
     1865年德国禅臣洋行在上海设分行,开辟第一家香港-上海-广州间轮船航运的商行。同年将上海外滩28号地产购入。除了经营航运和订购欧洲的机器设备外,军火生意是其业务中数量最大、利润最好的业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中国宣布对德宣战。战败,撤离中国,将产业和业务委托英商怡和洋行。1901年由英国商人麦格雷戈兄弟创办,承揽英国格林轮船公司在华的代理权。1920年怡泰公司拆除旧楼新建大楼。1922年竣工,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怡泰大楼还有个名称格林邮船大楼。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伪政权接管怡泰公司,日夲战败后怡泰公司收回,恢复了航运业务,还将部分大楼租借给美国海军及美联社等机构。1950年大楼由上海房管部门接管,调拨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用。1996年迁出搬入虹桥上海广播大楼,上海广潘电影电视局作办公楼使用。2011年上半年文化广播电视局搬出大楼,在新黃浦大楼安了新家。

 

            上海北京东路31-91号,原益丰洋行(英)

      1911年建,砖木结构。上海早期洋行建筑,建筑风格为欧洲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形式。外墙为清水红砖,4层建筑,高台基转角处有圆锥形屋顶和矗立的壁炉烟囱。建筑立面以腰线作横线分割处理。窗间用爱奥尼克柱式装饰,窗樘上饰以弧拱,平拱,转角处楼层落地门外设铁栏杆,底部为半圆卷门窗,2,3层为弧形卷窗,顶层为平卷窗,1-3层窗卷饰锁石。西北角入口和东北角穹顶等装饰为巴洛克式。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欧风行的建筑形式。 

 

 

               北京东路130号中实银行

               中实大楼建于1929年,是折衷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品。六层的三段式立面有明显的线脚划分,墙身设竖条窗,底层为厚重的石材,有较深的水平条纹,整体造型沉稳端庄,它曾是中国实业银行总部所在地。新中国建国后陆续进驻中实大楼的有国家电力华东设计部,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等。 

 

 

 

              北京东路190号沙美大楼

       沙美大楼原名沙美银行大楼,先后作为沙美洋行、上海信托,后亦曾为居民住宅、企业办公等用途。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1921年建成完工。它是一幢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体系大楼,古典三段式,中部外凸,主入口券式门洞,两侧饰塔司干柱。整个立面形象丰富、装饰精美庄重。阳台栏杆为铸铁,窗间墙有壁柱,大楼基础为柱下独立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柱在底层的入口、大厅、南面(沿北京东路)、东面(沿四川中路)为圆柱,其余钢筋混凝土柱均为方柱。大楼楼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北京东路230号原浙江兴业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成立于1907年,由浙江铁路公司创议设立并为最大的股东。总行设在杭州,次年在上海、汉口设立分行。1915 年浙江兴业银行进行大改组,把全行的行政和业务中心移到上海,改上海分行为“本行”(后又称总行,改杭州总行为分行)。叶景葵任董事长。1935-1936年建成完工。大楼柱间布置有主梁、次梁。大楼楼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底层曾为铁路上海站北京东路售票处,现2楼开设宝龙大酒楼(潮州、粤菜)他们家旅游团太多,使环境变的有些杂乱。


 

          

            北京东路232--240号原四明银行

      1908年8月四明商业银行在上海成立四明大楼建于1921年系原四明银行投资兴建楼下营业,二、三楼办公,其余作职工家属宿舍。1913年后四明银行获利颇丰。1918年成为上海银行公会12家发起人之一。1921年9月总行迁入北京路240号新大厦。1933年设立了四明储蓄会。1936年6月孙衡甫以病为由辞去总经理一职。1936年10月在孔祥熙授意下,中央银行南京分行经理李嘉隆担任了四明总经理,1937年2月财政部税务署署长吴启鼎兼四明董事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总行迁往重庆。留沪银行在日军操纵之下于1943年改组继续经营。战后总行返沪。1947年交通部长俞飞鹏为董事长。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该行,后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1952年人民银行留用楼下作营业部,二、三两层出租给外单位办公,四、五两层作职工住宅。该处现为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办公地。                  

                       

             北京东路239--255号原中垦大楼

       原中垦大楼1932年建成,是一幢八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体系大楼。入口转角高起两层成塔楼,整体上强调竖向线条,檐部及其它部分用抽象性麦穗做装饰母题,入口门厅贯穿三层。大楼钢筋混凝土柱均为方柱,截面尺寸逐层减小。大楼柱间布置有主梁、次梁。中国垦业银行于1927年在天津成立,1928年春在上海开张,创始人之一为上海滩著名的“金子大王”王伯元。1931年购进北京路、江西路转弯角的一处地基,兴建八层钢骨水泥大楼,内设保管库及银库。该处现为上海航空铸锻公司。

     

 

          北京东路270号中一信托大楼介绍

 

 

           北京东路270号中一信托大楼

          中一大楼建造年代为1924年,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由通和洋行设计,为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上海市信托商业公会所在地。 

 

 

      北京东路280号盐业大楼介绍

      盐业大楼于1931年建成完工,是一幢七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结构体系大楼。南立面构图中轴对称,入口大门上面有圆环装饰,窗口周围线脚装饰比例协调且有巴洛克风格,檐部出挑,内部吊顶精美,大楼基础为混凝土条形基础;大楼立柱为钢筋混凝土柱,大楼楼板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北京东路280号原盐业银行大楼

       1915年3月盐业银行在北平由袁世凯表弟张镇芳(总统府顾问)等发起成立。1934年6月迁至上海。1935年总管理处移至上海,行址在北京东路280号。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是当时享誉全国的中资银行,金融辐射功能遍及长江以北,合称“北四行”。1949年后,银行先后通过北五行(即北四行及由北四行联营机构改组的联合银行)的“联管”和金融业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北京东路342号原国华银行大楼

      1928年1月27日国华商业银行成立于上海,原名国华银行,创办人邹敏初、邓瑞人等。开业后先后在上海等地设立分行。国华银行大楼1933年竣工,立面采用竖向构图,东南转角设主入口,拱券门高两层,顶部出檐为塔状。华侨资本占相当比重。经营商业银行、储蓄、信托、仓库、外汇等业务。1948年改名为国华商业银行。1951年9月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辖,1952年12月与其他行、庄合并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1980年10月总行改称总管理处,迁址北京。2001年10月改组成中银香港之一部份。

    

        

      北京东路528号楼上刘少奇1931--1932年旧居

           刘少奇(18981969年)湖南宁乡人。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刘少奇早年参加革命的地方。1920年22岁时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这年秋冬之际,在渔阳里6号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总部留苏预备班学习俄文。1921年到苏俄莫斯科学习,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回到上海参加工人运动,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任职。以后去江西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工作,任工会主任。1925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后,到上海和李立三、蔡和森等同志一起领导了“五卅运动”。19275月中共五大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湖北回到上海搞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6月第二次赴苏,1931年秋回国后在上海任党中央职工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1932年冬从上海出发到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北京东路780号原金城大戏院现黄浦剧场

     黄浦剧场前身为金城大戏院,1933年由国华影业公司经理柳中浩、柳中亮兄弟筹资建造。1933年开工筹,1934年2月1日落成开张,开幕式放映了阮玲玉主演的《人生》。同年,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渔光曲》在此首映。20世纪30年代连续放映影片《渔光曲》84天,创历史纪录。1935年5月24日《风云儿女》在此首映,其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此唱出并迅速传播,使黄浦剧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歌唱响地。被誉为“国片之宫”。是年8月16日,上海音乐界、电影界和戏剧界进步人士冲破阻力,在此举行聂耳逝世追悼会。初映电影,偶有演出。1935年1月舞台协会演出田汉的《回春曲》、《水银灯下》。6月和10月业余剧人协会公演《娜拉》、《钦差大臣》,轰动上海。

 

          

     北京东路780号原金城大戏院现黄浦剧场--国歌在此首次唱响

     1943年改演京剧,1944--1945年由国风剧社演出话剧,抗战胜利恢复电影放映。1954年由市文化局代管。1957年起作为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基本演出阵地并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字改名黄浦剧场。1958年春节市人民淮剧团演出《水漫泗洲》、《夺印》、《海港的早晨》等在此首演。1967年以后基本停演,1974年因舞台狭小,无改建条件,遂停止戏剧演出,专映电影。2008年黄浦剧场修缮扩建了“国歌由此唱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2009年黄浦剧场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虎虎生威

插队,读书,教书,退休。拿外地退休工资二千出头一点。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