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良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参加奥运会的牧师——奥运冠军埃立克.利德尔的故事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2年08月06号 09点 阅读 8567 评论0 点赞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开幕前,英国青年短跑选手埃立克.利德尔(Eric
Liddel)成了英国获得奥运百米金牌呼声最高的人选。在前一年AAA大赛
中,他以九·七秒及二一·六秒的成绩分别获得100米和200米冠军,已成为全世界最快的跑者之一了。尤其100米的成绩仅比世界记录低了十分之一秒。



埃立克.利德尔出生于苏格兰高地,父亲是个传教士,他本人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认为,运动员应具备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既然上帝赐他一双快腿,就是要他为上帝争光。


在奥运会开幕的前几个月,赛程表终于排出来了:百米预赛将在星期日(安息日)举行。由于埃立克.利德尔认为,安息日是属上帝的日子,他要到教堂去作礼拜,敬拜神,他不愿意出赛。即使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他而言仍然没有两样。他考虑再三,最后决定退出奥运会100米的比赛。


同时,埃立克.利德尔还拒跑奥运会的4×100米及4×400米接力赛,原因也是赛程在星期日。


当得知最有希望获胜的百米选手利德尔临时放弃了比赛,那时的英国王子威尔斯亲王曾恳切要求埃立克.利德尔[为国王的荣誉]参加比赛。利德尔回答:“国家、国王也都是上帝所造”。


守主日这件事,对埃立克.利德尔而言,和呼吸一样自然,并比获得一面奥运金牌重要得多,虽然他对英国可能丧失珍贵的奥运金牌感到难过。那时舆论也批评他,说他[没有以国家的荣誉]为重,有人甚至称他是[叛国者],可见他当时的压力很大。但最后,埃立克.利德尔还是决定选择了上帝,因他爱上帝胜过这世上的一切荣誉!


正当双方争持不下时,英国队四百米选手林赛勋爵主动把自己参加四百米赛的权利让给了利德尔,因为那场比赛不在安息日举行。


按一般常识,跑100米和跑400米对选手的体力、爆发力和耐力都有非常不同的要求。埃立克.利德尔在大赛前有限的几个月里,接受了很严格的训练。而且,他的斗志愈来愈高昂。但大家都知道,他离成功还远得很。在奥运开赛前几个星期所举办的AAA锦标赛中,埃立克.利德尔以四九·六秒的成绩击败了英国、加拿大及美国的好手,夺得冠军。只是,奥运会中好手如云,成绩全在四十八秒左右,对他而言,要想击败这些人,看来希望非常的渺茫。


此外,教练和他的对手都曾认为:埃立克.利德尔的跑姿根本就不可能在径赛场上夺魁。他跑时动作相当奇特,双臂高高的摆动着,膝盖也抬得相当高,而头则始终向后仰着,似乎正凝视着辽阔的天空,脸上露出的是狂喜的神色。他曾告诉他的妹妹,他向上看并开心地笑,是因为他跑步是为了荣耀在天上的上帝!



若在信主前,我会很不能理解埃立克.利德尔为了守安息日,而放弃奥运比赛的选择。但信主后,我才开始理解,埃立克.利德尔的选择是一个[爱的选择],他选择了爱上帝,而不是爱这世上的奖赏和掌声。



而我们爱上帝,是因为上帝先爱我们。当爱我们的神,差派祂的儿子耶稣基督,离开天堂的荣美,降卑为人,为救我们人类的灵魂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上帝为我们作了一个爱的选择。[约翰福音]三章16节是整个福音的中心:「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各位博友,你愿意接受神的爱吗?这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让人难以测度!


另外,你觉得埃立克.利德尔能在自己的弱项400米奥运赛跑中创造奇迹吗?



上文讲到,1924年奥运会前,英国获得奥运百米金牌呼声最高的人选埃立克.利德尔(Eric
Liddel),因为百米预赛和接力赛安排在礼拜日(安息日)举行,他因为要守安息日,决定放弃奥运百米和接力比赛的资格。此事在英国体坛掀起大波,很多人指责埃立克.利德尔[不爱国],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守主日,周日不出赛”的决定。那届奥运会,他只参加200米和400米的比赛,赛前,没有人看好他会得奖牌。


奇妙的是,英国并没有因埃立克.利德尔退出比赛,而丧失百米金牌。代表英国参赛的犹太青年亚伯拉罕,击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赢得奥运会百米赛金牌的第一个犹太人。


埃立克.利德尔在200米决赛中,获得了铜牌。


1924年7月11日,
星期五,是400米跑的决赛日。那天早晨,埃立克.利德尔收到一张纸条,上面这么写着:“旧约中有这么一段经文‘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希望你获得最大的胜利。”署名是随英国选手队伍前来的一位按摩师。因他那天祷告时,这句经文突然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因守主日,退出奥运百米比赛的埃立克.利德尔,就决定把这张纸条在赛前送给他,为他加油。


那天下午,哥伦布斯运动场热得像烤箱。六名选手已站在起跑点上,预备角逐400米径赛的决赛。埃立克.利德尔像往常一样,在起跑前和每位跑者都一一握手。有人曾问埃立克.利德尔,赛前祷告是不是求上帝赐他胜利,他回答道:“我祷告,是祈求上帝让比赛在公平中进行,让发挥最好的选手获得胜利。”


埃立克.利德尔那天被安排在最外侧的跑道,
这对一个较没经验的生手而言是最差的位置,因在跑时,他不知道身后的对手们离他有多远。


起跑枪声响了,最外侧跑道的埃立克.利德尔像只灰狗似地疾速向前奔跑。观众们仍然记得:他前半跑程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这200米跑下来,他的速度是二二·二秒,
比两天前夺得200米决赛冠军的斯寇尔滋慢了零点六秒。他现在比后面紧迫而来的对手巴特勒快了3米之远。


观众们在看台上都认为埃立克.利德尔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速度跑抵终点。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能以短跑的速度跑了四百米的前200米后,还能以同样的速度跑抵终点。他迟早会“支持不了”的。此外,埃立克.利德尔那不甚好看的跑姿--手臂挥打空气同时膝盖上下跃动--是挺费精力的。


当选手们跑过弯道,进入直跑道时,菲奇开始迎头赶上。他先超过盖·巴特勒(后来获得铜牌),然后继续追赶埃立克.利德尔,这时仅落后埃立克.利德尔2米的距离。


就在这时,发生令人能以置信的事。其他选手们都呈逐渐力竭的状态(这是必然的现象),埃立克.利德尔竟然发挥前所未有的潜力,他头向后仰,下颚抬高,嘴巴张开,膝盖上下跃动,手臂不停地挥打,一鼓作气的向前猛冲,和菲奇间的距离也愈拉愈远。当他抵达终点线时,领先了菲奇5米之远。终于以四七·六秒的成绩夺得奥运会400米冠军,
而且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埃立克.利德尔400米的奇迹,让我想起了这句经文:[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旧约[以赛亚书]4031



观众向他欢呼,同伴把他抬在肩上。利德尔高举起紧握的双手,向无私地成全了他的林赛勋爵致敬。


那天比赛后,埃立克.利德尔躺在更衣室的恢复台上,他为那张纸条向按摩师道谢。按摩师后来回忆说:“埃立克.利德尔有相当伟大的胸襟。”伊利克就是那种能影响别人的人。



埃立克.利德尔在他生命的巅峰时,并没有沉浸在庆祝中,或继续为英国出战各个赛事,而是做了一个影响到他一生的重大决定,而且又是一个爱的选择。


各位朋友,你猜埃立克.利德尔在奥运会后,决定做什么去了?他会不会去拍广告、投身娱乐业?或作记者?体育评论员?



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获得400米金牌后,埃立克.利德尔并没有选择成为职业运动员。因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一场为神的国度的赛跑。两年以后,他决定到中国,成为一个宣教士。当他离开英国去中国时,有超过1000人为他送行。


埃立克.利德尔其实对中国并不陌生。他的父亲是英国伦敦差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詹姆士·丹露帕·里达尔牧师(Rev & Mrs
James Dunlop Liddell),而且埃立克.利德尔1902年1月16日出生于中国的天津,他的哥哥后来也到中国做传教士。


埃立克.利德尔在英国上大学时,选择学科学,就是因为那时的中国,很缺少教科学的老师。23岁(1925年)他重返中国,先在天津、后在晓张(Siaochang)的中学教科学;周日在父亲做牧师的教会教主日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佛罗伦斯(Florence
Mackenzie),她的父亲是来自加拿大的传教士。1932年,埃立克.利德尔被按立为牧师。1934年,埃立克.利德尔和佛罗伦斯(Florence)结婚。很快,他们有了两个女儿:特利西亚(Patricia)和席瑟儿(Heather)。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危机四伏。埃立克.利德尔在晓张(Siaochang)与他的哥哥罗伯特一起向中国人传福音时,常常需要穿越日军的封锁线,多次遇到险情。一次他还被子弹打伤,但因为爱上帝、爱中国人,他一直坚持着。



大约摄于1938年的冀鲁豫边区。


1941年,由于巨大的危险,英国政府劝告侨民撤离。那时佛罗伦斯(Florence)正怀着他们第三个孩子玛琳(Maureen),由于担心孩子被日本人绑架,埃立克.利德尔决定让太太带孩子先回加拿大,而他本人却留在天津,继续向中国人传福音。


那时埃立克.利德尔在教会医院照顾伤员,有些医生、护士怕得罪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不愿意收治共产党人。但埃立克.利德尔不论伤员的信仰是什么,都细心照顾。当有人指责他帮助[敌人]时,他只简单地回答:“他们也是上帝所爱的。”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向日本宣战。1943年埃立克.利德尔、其他外国传教士和传教士的孩子们被日本占领军拘留,被押送到山东潍坊集中营。集中营里没有热水和下水道,条件十分艰苦。


埃立克.利德尔很思念自己远在加拿大的家人,特别是那还没见过面的小女儿-玛琳。那时,他的大女儿特利西亚(Patricia)常问妈妈,为什么见不到爸爸?直到后来她长大了,与曾和爸爸一起被关在集中营里的传教士的孩子们见面后,她才知道,上帝在使用她的爸爸,缓解那些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们心中想念亲人的苦痛。


当我写到这里时,我深深被埃立克.利德尔爱中国人的心打动了。他虽是个名人(被称为[苏格兰飞人],又是奥运会金牌选手),但他情愿放弃一切,做一名为神工作的传教士,到中国闭塞的内地传讲神的爱,让更多的人归向神,为此他甚至和亲爱的家人分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和中国人同甘共苦。这是何等的大爱!这和他在奥运会上为守安息日,放弃100米跑比赛一样,又是一个爱的选择!


英国传教士、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曾说:“假使我有千镑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使我有千条生命,绝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非因中國,乃因基督!」


各位朋友,你猜埃立克.利德尔后来和他日夜想念的家人相会了吗?



上文讲到,1943年,日军把天津1500多名外国侨民,包括埃立克.利德尔和几十名不知父母在何处、扣押为人质的外国传教士的孩子关进山东潍坊基督教长老会集中营。


在黑暗无边的集中营岁月中,埃立克.利德尔总是乐于帮助别人。他照顾生病的和老人;他组织各种游戏和孩子们一起玩;他每天早上学习圣经,并组织孩子们学习圣经的道路;凭记忆,他用手写出科学讲义,教导孩子们学科学。他还组织孩子们作运动,锻炼身体。无论何时,他的门都是敞开的,有需要的都可以找他帮忙。认识他的人都说,埃立克.利德尔在集中营活出了基督的样式!


集中营里的一位美国人,在后来写的《山东集中营》一书中描述道:“在集中营的晚上,我经常看见利德尔俯身在棋盘或船模旁工作,或者在指导人们跳一种社交方格舞。他总是全神贯注,又兴趣盎然地捕捉那些被囚禁者的想象力,不惜在营区里倾尽自己的精神和体力。” 
他那时刻充满幽默感和热爱生命的热情,他的热心和魅力,使大家适应了那段苦难的日子。


史蒂芬·麦特卡夫是当时被关押在集中营中的一位传教士的子女。他回忆道:“埃立克.利德尔给予我的最好的东西是[宽容的接力棒]。他教会我去爱我的敌人(日本人)并为他们祈祷。”后来,史蒂芬·麦特卡夫长大后,成为到日本的宣教士。


谁也没有注意到,埃立克.利德尔的身体正日渐衰弱,他时常感到头剧痛(原来他的大脑中生了一个恶性肿瘤),但他从不抱怨,而是强打笑容,让在集中营生活的人们,感到开心。


刚迈入人生第43年的埃立克.利德尔,于1945年2月2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在中国山东潍坊集中营离开了人世。


限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埃立克.利德尔的尸体,被放在一个临时打制的棺材里,抬到距离日本侨民及军属居住区不远的一个荒凉的坟场上,难友们在旁边竖立起一支简单的十字架,找不到油漆,也没有带彩色的笔,就用黑鞋油在上面写上埃立克.利德尔的名字,这块俭朴的泥堆地面,就成了埃立克.利德尔的墓地。


临终时,埃立克.利德尔说了两个字:“Completed
Surrender”(中文译为:彻底地降服)。埃立克.利德尔短短43岁的生命,真的是“彻底地向上帝降服的一生”,而且,他的一多半岁月献给了我们中国人!因耶稣基督的爱,埃立克.利德尔爱我们中国人,他做了一个爱的选择,在日本侵华的大灾难下,他选择留在中国,为主多得人。



他去世的消息传到苏格兰,整个国家都陷入悲哀中。



很多奥运金牌得主都很快被人忘记了,因为他们的光芒被后来的新星所掩盖。但埃立克.利德尔仍被很多人当成英雄,不仅仅是他在1924年为英国获得奥运400米金牌,而是他不在意人世间的奖牌和掌声,只为荣耀神,在人生路上奔跑。他的生命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我们中国人!


有一次,一个人问埃立克.利德尔:“当你抬头向前跑时,你如何知道终点线在哪里吗?” 埃立克.利德尔回答:“上帝会带领我!(The
God guides me!)”


埃立克.利德尔怀着对神无比的信心结束了他在人世上的赛跑,正像使徒保罗说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新约圣经[提摩太后书]47-8 )



我第一次听说埃立克.利德尔,是看获得1981年奥斯卡金像奖、描写他获奥运奖牌的电影[火的战车](Chariots of
Fire)。但那部电影,并没有写他后来到中国成为传教士这段故事,直到我2001年来到香港后,我们教会的顾问牧师、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的后代—戴绍曾牧师,在一次主日崇拜时,讲起了埃立克.利德尔。抗战期间,戴牧师那时还是个孩子,也和埃立克.利德尔一起关在同一个集中营里,对埃立克.利德尔教导他们这群孩子学习圣经、科学和进行运动的情景,印象十分深刻。


各位朋友,我很被埃立克.利德尔爱神、荣耀神、顺服神和爱中国人的一生所感动!他将和平、友爱、互助的奥运精神倾注在一生的跑道中,他给人类精神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虽然埃立克.利德尔没有能够和他日夜思念的亲人相见,但我相信他正在上帝预备的天家,等待和他的家人重聚的那一天!因神应许,凡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憨豆现身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回忆片断”火的战车“就是纪念埃立克.利德尔的精神。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