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最好的归宿,是与自己温柔相伴
摘要: 文章指出,晚年最亲的伴侣是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富养身心、保持独立,是安顿晚年的关键。这并非自私,而是清醒与责任,能带来从容、体面的生活。
刚才在网上读到一篇好文章,自认为确实是一篇好文——《老了以后才知道,最亲的并不是老伴和儿女》。乍看会不会又是标题党,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但仔细阅读品味之后,发现文章确实富有哲理,说到了我们老年人的心坎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决定了生命旅程最后一段的质量,是安顿晚年的根本。老了以后才明白,最亲近自己的人其实还是自己?顺着文章读下去,似乎明白了,老了要留点爱给自己,好好享受生活,别把人生的句号点错。 转载:老了以后才知道,最亲的并不是老伴和儿女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经营各种亲密关系,深信老伴和儿女是最坚实的依靠。然而,当时光的潮水退去,岁月终将揭示一个朴素却深刻的真相: 那个能陪伴我们走完生命全程、最懂自己喜怒哀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学会与自己亲密相处,才是晚年最重要的功课。 一、为什么是自己? 因为从始至终,唯有“自己”是生命永不缺席的伴侣。父母会老去,子女有他们的天地,老伴亦可能先行一步。最深切的悲喜、最细微的感触,最终唯有自己才能全然体会和消化。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决定了生命旅程最后一段的质量,是安顿晚年的根本。 二、学会富养自己 只有把自己照顾好,才有余力去爱家人,才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这与“富养自己”的智慧一脉相承。先将自己妥善安置,保持身心健康、精神充盈,便是对家人最大的爱与尽责。一个能自得其乐、把自己照顾好的长者,不会成为子女情感与物质上的沉重负担,反而能成为一个温暖、独立、令人尊敬的榜样。 三、拥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拥有独立的“自我”是健康关系的基石。拥有自己的朋友、爱好和寄托,精神世界便不会全然依附于子女或伴侣。这避免了因过度依赖而产生的控制与怨怼,杜绝了“情感绑架”。一个人只有拥有完整而独立的自我,才能赢得尊重,享受真正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珍爱自己,绝非自私,而是一种深刻的清醒与责任。当我们能成为自己最亲的伙伴,便能用充盈的内心去爱别人,而非消耗别人;能享受高质量的亲情,而非进行情感绑架。 这份成熟的自我认同,能够让我们在人生的金秋时节,活出真正的从容、体面和尊严。愿你在时光的漫途中,不为皱纹焦虑,不为闲言烦忧,把日子过成心头向往的模样。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 等4人点赞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