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峰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人间忽晚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8月09号 04点 阅读 5680 评论8 点赞4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少时喜欢: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漪。”

喜欢: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到老年,

已经能用优雅的笔墨书写这些古诗词。

却又执着于这样的一个小视频:

老婆倒举扫帚把,

追打躲在书桌下的老公:

“给我干活去!”

 

少时喜欢徐志摩的诗《哀曼殊斐儿》:

“琴妮湖永抱着白朗矶的雪影,

此日我怅望云天,泪下点点!”

老来喜欢书写陆小曼的挽徐志摩诗:

“肠断人琴感未消,

此心久已寄云峤。

年来更识荒寒味,

写到湖山总寂寥。”

想着徐志摩给学生们上课时,

眉飞色舞,

神采飞扬。

 

少年时,

读重点中学的弟弟带回家一盒音带。

有很多港台老歌,

腔调是典型的靡靡之音。

有一首歌,

女声低弱:

“半天红霞半天云……”

我听得很入迷。

但是弟弟第二天把音带带回了学校,

还老成地说,

不让我多听这种歌曲。

到了老年,

我时常想亲眼见见自己迷恋过的歌星,

也不枉今生今世。

 

少年时,

曾仰慕这样的新魏体书法:

“万家墨面没蒿莱,

敢有歌吟动地哀……”

老来却沉溺于周作人的诗《饮酒》:

“你有酒么?

你有恋爱的鲜红的酒,

有憎恶的墨黑的酒么?

那是上好的酒。

只怕是——我的心老了钝了,

喝着上好的酒,

也只如喝那无味的白水。”

 

2025年8月8日夜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占峰

愿每一天都是重生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国强2025-08-09 16:32:36

    书读得多了,联想也丰富了。占峰老师以读书为乐,甘于寂寞,宁静淡泊,自然而充实,自由体诗的视野与学识,令老小孩们刮目相看。

    举报

    占峰 谢谢国强老师热情美言鼓励!过奖了!顺颂暑安! 举报

  • 书虫2025-08-09 10:58:18

    占峰老师,好诗!用人生的两个镜头,“少年”与“老年”,书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情丝微澜,一颗心抚摸着另一颗心的感觉!

    举报

    占峰 谢谢王老师热情、精湛、会心之美评!顺颂暑安! 举报

  • 郑鼎文2025-08-09 10:48:31

    心事浩茫,激情飞扬。

    举报

    占峰 谢谢郑老师热情美言鼓励!顺颂暑安! 举报

  • 牛娃2025-08-09 06:45:48

    这段文字像一幅“半生心事速写”——少年与老年两帧画面剪接在一起,中间空出的几十年,全靠读者的想象去填补。它好,好在以下几点;也可商榷,亦在以下几点。 一、好在哪里 1. 镜像式结构: 少年“新魏体”与老年“周作人”形成极鲜明的对照——一个是锋芒毕露的碑体书法,一个是冲淡微凉的苦茶文字;一个向外,欲“动地哀”,一个向内,只问“你有酒么”。这一对照本身已是一部缩写的精神史。 2. 意象的密度: “新魏体”暗示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官方宣传栏的集体记忆;“万家墨面没蒿莱”直接出自鲁迅《无题》,自带沉雄与悲凉;周作人《饮酒》又属苦雨斋的私人低语。三个文化符号叠映,一瞬间把大历史与个人小悲欢压在同一张底片上。 3. 情绪的“灰度”: 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也没有大彻大悟的和解,只说“喝着上好的酒,也只如喝那无味的白水”。这种“钝”不是麻木,而是把曾经炽烈的酒熬成了可见不可饮的回忆,情绪拿捏得克制而准确。 二、可以商榷处 1. 人称游移: 首句“我时常想亲眼见见……”是第一人称,后文忽然跳到“少年时曾仰慕……”,再跳到“老来却沉溺……”。虽然散文允许这种

    举报

    占峰 谢谢牛娃老师深入剖析,真挚感悟。“半生心事速写”,说得好。老兄腹有诗书,侃侃而谈,谈笑风生,欣赏,喜欢。此诗以第一人称书写,很多处把“我”隐去,是为了简洁、含蓄。顺颂暑安! 举报

  • 同泰2025-08-09 06:32:27

    这是心灵从憧憬梦幻,渐至珍视日常温暖的过程,满含人生感悟 !

    举报

    占峰 谢谢同泰老师热情、精湛之惠评!顺颂暑安! 举报

  • 元齐2025-08-09 06:12:24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文笔优雅,书香扑鼻!

    举报

    占峰 谢谢元齐老师热情美言!过奖了!顺颂暑安! 举报

  • 容锅2025-08-09 05:33:17

    占峰老师的原创诗词《人间忽晚》像一轴徐徐展开的人生长卷,每一段记忆碎片都带着时光的温度,在对比与勾连中织就了动人的生命轨迹。 诗中最动人的,是对“喜欢”的诚实记录——少年时爱《伐檀》的清朗、《子夜吴歌》的苍茫,迷徐志摩诗里的怅惘云霞,甚至对被斥为“靡靡之音”的老歌藏着隐秘的向往;老来却在陆小曼挽诗的寂寥里照见心境,在妻子追打丈夫的烟火小视频里品出滋味,连曾经仰慕的激昂书法,都让位于周作人诗中那份“心老了钝了”的平淡感悟。 这些细碎的片段没有刻意的宏大叙事,却在“少时”与“老来”的对照里,道尽了时光对人的重塑:曾经追逐的热烈、浪漫、激昂,终会沉淀为对日常、平淡、真实的珍视。就像用优雅笔墨书写旧诗词时,藏着的是与过往的和解;想见当年迷恋的歌星,藏着的是对未曾褪色的热爱的温柔回望。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却像一位老者在炉边缓缓絮叨,每一句都带着生活的肌理——那些被记住的诗句、歌曲、场景,其实都是生命里闪着光的刻度,让“人间忽晚”的怅惘里,多了层“不虚此行”的踏实与温暖。

    举报

    占峰 说容锅老师是老小孩里的别林斯基,不为过。老师阅读认真,评析深入,感悟妥帖,词彩高华。评语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此间功力,不言而喻。这首诗写得比较满意,更感慨不能没有老师的佳评。老师大肚能容,五湖四海,古往今来,融冶一炉,至为钦佩!衷心感谢!顺颂暑安! 举报

  • 杂食/老牛。2025-08-09 04:50:17

    早啊!是的。多谢!多谢。多谢!兄弟:无妨也!这就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中不看红楼/晚不看西厢的也!有酒/有烟/有茶/有水——就好!自然,有佳人——更好!无有,也无妨。为何?独饮/独自/独守/独看/独享/独思——成无/五影的也!可好么?多谢!祝福您:还有你的老爸。夏安/夏祺——安度一夏也!

    举报

    占峰 好的。双峰插云甚好,孤峰独秀亦可。人生风景变幻,水到渠成今天。谢谢牛兄热情惠评!顺颂暑安!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