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29号 07点 阅读 5231 评论0 点赞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旗袍,这一承载着中国风韵的服饰,作为中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中国的女性服饰文化象征意义。海派旗袍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中国服饰的元素和西方时装的创新设计。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图案以及合身的设计,兼具古典美学与时尚元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彰显着中国女性的婉约与端庄。
今年6月在上海举办为期7天的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节,通过旗袍画展、展览走秀、互动体验、文化消费和知识分享等多元形式,打造集文化传承、时尚表达、生活美学于一体的上海都市文化场域。
在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节中,上海画家陆志德创作的形态各异、风情万种的“旗袍女”新画作,成为旗袍文化节的一个热门“新亮点”。
《新天地霓裳》 陆志德绘
《广富晨曦》 陆志德绘
“上海摩登”序列 陆志德绘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评价陆志德的旗袍画:幻化的图像,用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反映历史片段与时尚美。上海作家程乃姗评价:陆志德笔下的旗袍画,充满光影的表现,包含激情,表现上海女人极具地域特征的个性:嗲、娇、乖、巧、作、飒,陆志德对此均入木三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恰尔金对陆志德的“旗袍女”画作如此评价:东方神曲,绝美。
陆志德是老上海“旗袍秀”创作第一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奥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奥地利维也纳业余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新钢笔画联盟副主席,上海市逸仙画院副院长,美兰湖书画院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陆志德曾在日本和奥地利留学,后移居奥地利维也纳。他自2002年从奥地利回国创业后,以水墨长卷形式创作了百余位旗袍女子:苏州绣娘指尖的玫瑰纹样在宣纸上洇开朱砂色,上海名媛的 Art Deco 旗袍领口叠印着《富春山居图》的皴法,在《玫瑰、玫瑰,我爱你》这幅作品里,水墨勾勒的旗袍廓形里,光纤玫瑰随观众靠近而次第绽放,花瓣上的露珠倒映着百乐门与扬子江饭店的旧时光影。
陆志德的画笔,让旗袍从东方符号升华为文化对话的语言,每一道笔触都是对中国女性精神的诗性解构。
陆志德的画作艺术品在海内外有一定的影响。他创作的旗袍画作品被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多国政要,以及世界多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团体和皇家贵族收藏。他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举办“跨世界上海”画展,“上海摩登旗袍展”全球巡展等,在世界各地举办 20 余场个人画展,作品三次入选全国美展获优秀奖,香港回归书画展金奖,日本现代水墨展金奖。
他多次接受奥地利和德国国家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人物专访。作品多次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艺术报等主流媒体刊登。出版学术著作《跨世纪上海画集》《陆志德现代艺术》《上海滩摩登》《自然·时空·和谐画集》《浴血罗店画集》《陆志德荷绘作品集》《陆志德花卉作品集》《犹太难民与上海》《爱与希望画集》《地球出了问题吗》画集等十多部。
陆志德表示:我为什么要画海派旗袍?因为它太美了!海派旗袍女人花的美,激发我创作的激情与灵感……海派旗袍是时代的产物、是上海时尚的标志,向世界展示上海的女性形象和魅力。我要通过海派旗袍绘画作品展示中国故事,展示上海形象,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