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30号 12点 阅读 4764 评论4 点赞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七月流火,正式切换到了我的暑期宅家模式。完成了上半年带团志愿者的任务,手机开启免打扰模式,世界仿佛调慢了节奏,终于可以由自己全权掌控。
最显著的改变,莫过于 一日三餐向随心二顿的优雅进化。不必再被固定的饭点绑架,肚子和兴致成了唯一的指挥官。
起床后的早餐,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是必备的,碳水化合物是硬通货。有了这些垫底,另一顿餐食就可以随意切换了。
上午的厨房时光: 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趁着还没有大汗淋漓,赶紧把正餐的菜肴做好(要保证每天一个蔬菜)。有时想喝粥就熬一锅绵软的白粥,配点酱瓜腐乳;馋面了,就煮一碗清汤挂面,卧个溏心蛋;兴致来了,摊个香气四溢的鸡蛋饼,或是复刻一道刷到的网红小吃,当然作为一个祖籍山东的,面食不是问题,茄饼,土豆丝饼,西葫芦丝饼手到擒来。没有固定模式,只有“我想吃”和“试试看”,厨房不再是战场,而是治愈的实验田。下午的随心补给:饿了?那就拿出做好的食材,在靠空调续命的房间里,把胃填饱即可。
宅家,当然不是全天候的“躺平”。傍晚时分,当灼人的暑气稍稍退却,便是我与夏日黄昏的约会时间。
换上轻便的鞋子,拎着分类好的垃圾袋出门,倒好垃圾就溜达到小区河边。蝉鸣是此刻最盛大的背景音效,不知疲倦地唱着夏日的赞歌,热烈又执着。抬头望去,夕阳正缓缓下沉,把天边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粉,偶尔有镶着金边的云朵飘过,像熔化的橘子软糖。河面被晚霞点亮,粼粼波光碎了一池暖金。
河边的步道上,人影三三两两。有牵着孩子慢慢走的父母,有并肩低语的情侣,也有像我一样独自踱步、放空思绪的人。脚步都不快,带着一种被暑热蒸腾后特有的慵懒和满足。擦肩而过时,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是邻里间心照不宣的夏日默契——大家都在享受这份落日前的清凉馈赠。回家路上顺便弯到清美便利店,今年的水果价格便宜,每天都要买个水果和蔬菜带回家。
这大概就是我的理想暑期了:
饮食自由化: 告别程式化三餐,让胃跟着感觉走。
行动自主化: 想宅就宅得理直气壮,想动就动得随心所欲。
感官沉浸化: 听蝉、看落日、感受微风,细细品味夏日的每一个瞬间。
社群松弛化: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享受一种不被打扰却又彼此陪伴的宁静。
没有远行的奔波,没有景点的喧嚣。就在这方寸之间,用两餐的烟火气,和一场日落的仪式感,把平凡的日子,过成属于自己的小确幸的暑假。夏日的快乐,有时候真的可以很简单,很宅。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