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勿忘先烈 铭记历史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8月06号 08点 阅读 1716 评论0 点赞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勿忘先烈 铭记历史

——读坦直革命先烈任超的故事有感

       坦直,是块美丽而肥沃的土地,这里保留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哺育着勤劳朴实、奋发向上的坦直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嫉恶如仇、爱国爱乡的进步人士,他们在抗击侵略者、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上,英勇前行、浴血奋战,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任超烈士,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坦直儿女!

      任超,乳名任大毛,1920年生,蒋桥村人任家宅人。1938年,任超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一年七月赴浙东教导队学习,同年年底回浦东开展反清乡斗争。一九四二年七月再赴浙东调在民运工作队,搞减租、减息等工作。一九四三年七月七日回浦东地区工作,在途中被日寇包围,不幸被俘。同年十月在浙江省余姚县被日军杀害。

       任超生于贫困,但胸怀远大,为国为民,自强不息。1920年,任超出生在坦直蒋桥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在唐家花园园南小学(原蒋桥小学)读书,因为家中人口多,不得不中途辍学,在家种田。虽然辍学在家,但他仍不忘学习,自己要求进步,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自学读书,学习文化知识。1938年,任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七灶乡农抗会会长。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任超利用会议、演讲、张贴标语等各种方式,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真理,唤起民众危亡意识,呼吁民众投身抗战中来

      任超有勇有谋,临危不乱,机智勇敢。1941年8月,日军进行“清乡”,党组织命令任超撤离浦东,到教导队学习。这年冬季,部队化整为零,任超又奉命回家乡隐蔽。第二年8月,日军进行第二次“清乡”时,任超又被派到浙东古窑浦、洞岭办事处等多地参加民训班,宣传抗日工作。

       任超不但对革命热情似火,面对敌人也能机智周旋。1943年1月底的一天清晨,任超奉命赴浙江余姚联络站开展工作。当日浓雾弥漫,余姚城里的伪军趁大雾出来扫荡,路上行人稀少,任超刚进城就被盯上。任超发觉情况不妙,加快步伐,企图甩掉敌人,但因为他不熟悉城内地形,被日伪军堵在了一条小巷子里。日军将他带到余姚城内的日军司令部,进行审讯。任超咬定自己是做棉花和柴米生意的,一大早来余姚收购棉花和柴米而被误抓。敌人问任超为什么要逃,任超说自己是老百姓,见到大部队,以为是抓壮丁,当然要跑。敌人又问棉花柴米的收购价、售卖渠道等,凭借着多年在农村耕种劳作的经历,任超一一对答如流,毫无破绽。敌人又审讯了好久,还是没有收获,见任超镇定自如的样子,最终相信是误抓,将任超释放。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当得起“生的伟大、死得光荣”。1943年7月,任超等数人在浦南地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8月中旬,由于当地汉奸告密,任超等人在浦南联络站开会时,被敌人包围,最终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对他进行了残酷拷打和威逼利诱,逼迫他交待问题,出卖同志。任超深知这次入狱,断然像上次那样侥幸逃脱。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苟且偷生,要么牺牲生命。在大义面前,任超毅然选择了后者。所以任凭敌人怎样疯狂的严刑逼供,他始终坚贞不屈,一言不发。最终被敌人杀害,时年24岁。

       烈士逝去,但是新中国就是这些千千万万奉献一切的前辈争取、创造的,作为一名生活在美好当下的人民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一起从感受家乡的先烈、身边的英雄开始,努力做到铭记历史,奋发向上。今年喜迎建党100周年,我校坦直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学习习总书记给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听红色故事,用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学习革命历史,学习先烈、英雄们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精神。我校同时也广泛挖掘坦直地区的红色资源,收集了任超这样的家乡优秀儿女的故事并汇编成册——《坦直小学校史教育读本》,通过家乡的烈士指引学生前进,通过身边的英雄影响学生成长,通过校友的故事激励学生进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浦东新区坦直小学教师 张建庭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5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