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12号 19点 阅读 1803 评论3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医院里的暖心与期待
天气炎热,老伴儿旧病复发,我陪她去医院挂针输液,还采用贴膏药的方式辅助治疗。看到墙上的挂钟快指向下午1点30分了,我们走进注射室,打算贴好膏药后再去扎针输液。此时,注射室的两名护士正在聊天,看到我和老伴儿推门进来,便告知:“上班时间还没到,过5分钟再进来。”没办法,我俩只好退到门外的走道上等候。
贴好膏药后,我们回到补液室排队。终于在下午2点左右轮到我们输液了。补液室里发生的事情,与注射室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在补液室,我遇到一位独自来输液的老人。聊天中得知,她和我一样都属鸡,但比我大12岁,今年已经80岁了。当第一袋液体输到一半时,老人让护士往她杯子里加点水,还特意叮嘱:“杯子里的水别倒掉,再加点温水进去。”刚做完交接班的护士二话没说,就帮老人把水盛好了。
老人输完液后,起身上厕所。没过一会儿,厕所里传来大声呼喊。原来,老人在马桶上坐久了,双脚发麻,怎么也站不起来。两名护士迅速冲进厕所,为她做了简单清理,轻轻抚摸她的双脚后,把她从厕所搀扶出来,还打电话联系了她的家属。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我们打算之后在挂好针、输好液之后,等1点30分之后去注射室贴膏药。我和老伴儿商量,趁着中午医院人少,我们12点左右从家里出发去挂针输液。等下午护士上班后,我提着输液袋,陪老伴儿去护理室贴膏药。我举着输液袋,心想:要是注射室的墙壁上能粘个挂钩或者放个输液架子,需要的人把输液袋往上一挂,这看似不经意的便民小举措,一定会深受大家尤其是老人们的欢迎。
在这家医院里,我们经历了注射室上班时间的刻板等待,也感受到了补液室护士们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温暖。注射室的“按规行事”,虽在程序上无可厚非,却少了一份灵活与人文关怀;而补液室护士们的主动作为与贴心照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与职业的担当。
医院,本就是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地方,在这里,人们不仅渴望身体上的治愈,更期待心灵上的慰藉。每一个小小的便民举措,每一次贴心的关怀照顾,都能如同一束光,照亮患者在病痛中黯淡的心灵。希望医院能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同时,多一些灵活变通,多一些人文关怀,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善意。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暖心场景出现;对此,我深信不疑。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