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1949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踏寻复旦园 细品百廿史(上篇)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08号 07点 阅读 5784 评论0 点赞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踏寻复旦园 细品百廿史

(上篇)

文字、摄影/一舟

 

    ‌在复旦大学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怀着仰慕与期待,踏入了这所驰名中外的高等学府。庄重简约的校门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学者,诉说着复旦百廿来的风雨变迁。据了解,这座第三代校门建于1965年,既有古代牌坊风韵,又有现代建筑活力。而早年的旧校门因故被拆除,后于2004年在原址复建,于百年校庆之际竣工落成。

 

 

 

 

    不远处,毛主席塑像屹立在中轴线之上,双手背在身后,手中握着帽子,身姿挺拔,目光深邃而坚定地凝视着远方。它主体高7.1米,象征着中共七一建党日;雕塑总高12.26米,寓意着毛主席的生日。塑像闪耀着庄严肃穆的光芒,吸引着众人驻足瞻仰。站在塑像前,心中涌起的激情,仿佛穿越时空,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话。

 

 

 

 

    怀着崇敬之情,来到老校长陈望道半身塑像前。望着这尊塑像,他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坚定,仿佛正在向人们传播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我不禁想起了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这便是“真理的味道”吧。陈望道先生在复旦辛勤耕耘25载,他的精神也深深扎根在了这片校园的土壤里。 

 

 

 

 

    来到理科图书馆,因‌暂未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故吃了“闭门羹”‌。真的好想进入这座知识宝库,与学生们共同感受知识的力量哦!转道去了第三教学楼,无意间在花丛中发现了一座“硕果”雕塑,它寓意复旦学子在学术探索中取得累累硕果。我不禁对复旦的辉煌历史和卓越成就肃然起敬,也对在这里学习的莘莘学子们充满了羡慕!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恒隆物理楼、逸夫楼、林云楼、逸夫科技楼和吕志和楼。这些不同年代和风格迥异的建筑,充满科技感与时代气息。楼里不时传出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声和仪器设备的轻微运转声,仿佛能看到他们在这里刻苦钻研、追求梦想的身影。每一栋楼都承载着复旦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探索与突破,见证着学校的发展与进步。

 

 

 

 

    ‌相辉堂位于校园的中心,为纪念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和重要建设者李登辉而命名。伫立在相辉堂前,或许你能听到国际政要慷慨激昂的演讲,或许你能看到‌‌复旦戏剧节的精彩演出,或许你能聆听一场余音绕梁的音乐会,或许你能偶遇一场毕业典礼,与莘莘学子们一起盛大联欢,感受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留下这一生最难忘的时刻。‌

 

 

 

 

    踏入烈士纪念广场,庄严与肃穆扑面而来。石碑上镌刻的英烈名字,仿佛穿越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仿佛看到了复旦师生以笔为剑、以血为墨,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奋勇抗争的身影。他们投身革命洪流,用生命诠释着信仰与担当。这座纪念广场,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激励我们传承先烈遗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随后,来到了一处校园绿地。刚揭幕的马相伯、李登辉两位老校长的组合人像,静静地矗立在草坪上。马相伯倾其家产创立复旦公学,喊出“教育救国”的口号,为复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李登辉则从南洋募捐归来,为复旦购地建校,让学校从此有了永久的校址。他俩似乎在默默地守护着这所学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复旦人。‌

 

 

 

 

    展馆区后方,老校长苏步青的雕塑鲜花簇拥。这位数学界的泰斗,以粉笔为剑、黑板作纸,在微分几何领域劈波斩浪,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数学栋梁。“阶梯”雕塑由累叠的九本书和顶部一个时钟组成,基座上镌刻着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步阶梯犹如时间的刻度,见证着学子在复旦努力拼搏的分分秒秒。

 

 

 

 

    ‌百年香樟树下,一块复旦大学校训碑赫然入目。上面镌刻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由创校校长马相伯题写。其倡导学子们广博学习、坚定志向,坚持深入思考与实践结合‌。日晷是校园标志性景观之一,它不仅见证着复旦百年的历史变迁,更提醒着人们:时间不仅是流逝的刻度,更是知识沉淀的见证。‌

 

 

 

 

    踏入燕园,满目的绿意裹挟着湿润水汽扑面而来。世纪钟悬挂于白柱红瓦的小亭内,“巍巍学府、百年沧桑、跨越世纪、再创辉煌”等铭文,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小瀑布跌落在青石上,溅起细碎珍珠,水雾中隐约可见鱼儿摆尾。驻足观鱼台,看锦鲤穿梭,忽而聚作红绸,忽而散作星子,恍然领悟到“知者乐水”的校园哲思。

 

 

 

 

    踏寻的终点,是巍峨的光华楼。双子塔楼如巨擘擎天,玻璃幕墙倒映着蓝天白云,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外观,搭配透明球体连接,使其成为绿茵草坪映衬下的校园胜景。踏寻复旦园,细品百廿史。此时,方才真切读懂“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深刻涵义。而百年学府的精神,如同永不落幕的朝阳,在传承与创新中,永远焕发新生。‌

 

 

 

 

    (谢君垂读 盼续关注)

    【背景音乐:《复旦大学校歌(电音男生版)》】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4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4人点赞

本文作者

一舟1949

甘愿一舟小 摆渡人间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