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04号 04点 阅读 5750 评论0 点赞1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茸耀(范亦铮)
探秘
上海大厦
历史与建筑
交织的传奇地标
在上海外滩的繁华之中,有一座建筑宛如一位沉默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变迁,它就是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原名为百老汇大厦,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北苏州路20号,矗立在苏州河流入黄浦江的交汇处,与外白渡桥相邻。它的诞生,要追溯到1930年。当时,英商业广地产公司总投资约500万两白银,在原英商上海电车公司的地皮上兴建这座大厦。英国建筑设计师弗雷泽精心设计,新仁记营造厂等六家营造厂承建,历经四年,于1934年竣工。
这座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装饰艺术派与现代美国摩天大楼的元素。底层外墙采用暗红色高级花岗石,其他楼层则是咖啡色泰山砖贴面,楼顶的连续几何图案,让人一眼难忘。大厦采用近代摩天大楼形式,双层铝钢框架结构,从11层起逐层收进,建筑造型独特别致,呈阶梯状起伏,不仅巧妙解决了房间的朝向和采光问题,还使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挺拔,避免了因建筑过高引发的呆板状态,塑造了向上的动感。
建成之初,百老汇大厦的规格极高,比毕卡第公寓、华懋公寓、淮海公寓还高,拥有当时沪上最高的观景餐厅及露台。其内部设计完全是西式风格,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有暖气设备、标准卫生设备等,房间布局精致而华贵,具备当时欧美高级公寓的一切特点。
在新中国成立前,它是仅次于国际饭店的上海滩第二高楼。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城解放,百老汇大厦顶上悬挂起了巨幅标语“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1951年5月1日,经陈毅市长提议、潘汉年副市长批示,这座建筑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承担了许多外事接待任务,周恩来总理曾多次陪同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登上上海大厦观景露台,鸟瞰上海全景。1973年9月,周总理带病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莅临上海大厦,开启了中法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上海大厦不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其自身也历经了岁月的洗礼。1985年,大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内外修葺装饰一新,增添了许多现代化设施。1989年9月,它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所在的“外滩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上海大厦已成为一家五星级酒店,以淮扬菜闻名遐迩。17楼宴会厅推出多款温馨飨宴,每个包房可欣赏熙熙攘攘的外滩风光,或静观川流不息的浦江缓缓流淌。走进大厦一楼大堂,四周的墙面上展现一系列经典的新老照片,包括大厦建筑概貌、外事接待、镇店三宝等,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探索上海大厦的发展史。
这座建筑就像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块砖石、每一处装饰都承载着历史的故事。它见证了上海从旧时代的繁华到新时代的崛起,从战争的硝烟到和平的曙光。如果你还没有去过上海大厦,不妨找个时间,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聆听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信纸作者:慢慢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