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03号 04点 阅读 5275 评论0 点赞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茸耀(俞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说到旅游,桂林是必须要去的。早在七年前,我已去过一次桂林;今年五月下旬,二进桂林,这次是陪着妻子去桂林的。
到桂林次日上午7点45分,当地旅游公司的大巴车开到酒店接我们。此次“桂林游”,我们参加了桂林旅游散客中心的一个拼团,15名成年人两名小孩,来自五个省市。
导游姓杨,中年帅哥,桂林本地人,苗族。满满激情,能说会道。他说,我就是要满怀激情欢迎远方客人,我若没有激情,你们上车就会犯困。我不喜欢“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个照”的旅游方式;我有了激情,你们一路玩得才开心,才有收获。
杨导首先让我们“入乡随俗”。他介绍了一个当地人在人际交往中最亲切的称呼——狗肉。他让我们称他“狗肉”,或“杨狗肉”。他当场来了一个段子:狗肉,叫上狗肉,一起喝个小酒,越喝越狗肉。在桂林方言中,“狗肉”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也可以理解为“死党”或“发小”。这种称呼蕴含着深厚的友情和亲密的关系。导游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而“狗肉”这一称呼既体现了朋友之间的忠实与亲密,又带有一种幽默和亲切感。因此,来到桂林,如果有人称你为“狗肉”,那通常意味着他把你当作非常亲密的朋友了。
杨导精力充沛,侃侃而谈,幽默风趣,他讲了一路,我们听了一路,笑了一路。
九点四十五分,经过兴坪古镇。导游介绍,兴坪古镇早年是一座渔村。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访桂林浏览漓江并到兴坪渔村访问,从此带“热”了兴坪古镇,不少中外游客慕名来到兴坪古镇。
十点十分,我们就在兴坪古镇的兴坪码头乘上游船。乘游船游漓江。
漓江是“桂林游”的首选的项目。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是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这是我二游漓江了。这次游漓江与第一次游漓江不同,第一次游漓江是从竹江码头坐船的,游的是从竹江到阳朔之间的一段,全长达六十三公里,行程四个小时,完美体验了一次“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而这一次,从兴坪码头出发,全部行程只有七十分钟。游船离开码头不久,就到了20元人民币背景图的地方。船在江中停了一刻钟供游客拍照拍短视频,然后就折回了。当然,这段行程从时间上说是省了许多,且能欣赏到20元人民币背景图,也就不虚此行了。
漓江两岸的山确实神奇,这是大自然的精美之作。欣赏漓江两岸千姿百态的山,不仅要看像,还要自己去想象。那些山,仅听导游介绍像什么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它们像什么,才能看得有所收获。
天气晴好,漓江的水面平静,波澜不惊,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名不虚传的。但漓江的水质却有点尴尬。诚如导游所说,看漓江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3、4月份,我们是来迟了,5月开始漓江地区进入雨季,雨季的漓江水如同黄河的水一样呈黄色。导游幽默的说漓江是“黄河支流”了。
尽管二游漓江行程不远,但又有新收获。上回游漓江,知道了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在漓江,而这回,还知道了20元人民币背景图中还有一位在漓江撑着竹筏用鸬鹚捉鱼的渔民的故事。说句实话,一直以来我还真没有留意过20元人民币上还有一个渔民用鸬鹚捉鱼的情景!
原来,20元人民币上的这位渔民也是阳朔人。他叫黄全德。在游船上我反拍到了黄先生肩挑鸬鹚的照片。黄先生已于2023年2月18日去世,享年94岁。据导游介绍,这位黄老先生从十二三岁起便撑着筏子在漓江上打鱼,后来还曾加入《印象刘三姐》团队,一段时间就在漓江上撑竹筏挑着鸬鹚与乘客合影,是漓江上最年长的渔翁。导游说,有一阵有人说黄先生那么大年纪还在漓江上赚游客的钱,是“财迷”,事实是,他赚钱为自己的老妻治病的。导游特别告诉我们,这位黄先生是最爱家庭最爱妻子最勤劳最富责任的渔民。我明白导游的意思:黄先生担当得起作为人民币背景图的人物形象!
黄全德虽然去逝了,但漓江上肩挑鸬鹚与游客拍照的渔民不少,而且已经成为与游船合作的项目。从兴坪码头出发的游船,开出不久,专门安排了30分钟的时间,给游人与鸬鹚拍照。游船停在江中央,一位渔民伐着竹筏靠近游船,然后肩杠着两只鸬鹚上游船,游客可以像渔民一样肩杠鸬鹚拍照,每人每次10元。看现场情景,很受游客欢迎。
鸬鹚捉鱼我小时候见过的,漓江一带还有鸬鹚捉鱼的。没见到鸬鹚捉鱼的情景,意外见到了鸬鹚拍照的“新时尚”。旅游时代,鸬鹚们为渔家新添了一条生财之道:与远方的客人拍照留念。
信纸作者:晓风残月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