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5月07号 20点 阅读 2049 评论0 点赞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1960年3月15日上午,几辆大卡车把我们一批提前毕业的学生们拉出了校门。我只知道是去国防部报到:应当先到火车站,再到一个不知道的地方。
结果我们是在城里东转西转,后来才知道是到了阜城门的国防部五院大礼堂。先听了台上的人讲了几句欢迎、保密之类的话后,我又乘上大卡车马上拉到了永定路,这就是我后来工作的地方—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四支队。
由于是15日到单位的,因此过了几天给我发了全月工资46元,直到一年后转正才增加20元。
我迷迷糊糊地过了个把月,只知道头头常讲我们是搞尖端的,但具体搞什么啥也不晓得。4月下旬就把我们一批人送到沈阳三台子的新乐电工厂(航空部119厂),去参加老大哥防空导弹自动驾驶仪的仿制。
在厂里,我们虽然是算北京派来的,但一点没有特殊化,分别分到设计科及有关车间。生活上与厂里工人同吃同住,吃的是大食堂的窝窝头,住的是工人集体宿舍双人床。
到了8月终于传来好消息,我们全都集体参军了。虽然只是个学员军衔(一杠没星),工资也没变,但至少省钱衣服可以不买了呀!
又到年底,经过驻厂工作组的努力,自己办起了几十个人吃饭的小食堂,由沈阳军区提供主副食,由北京派了两位退伍兵小邹和小李来当管理员和采购员,还在当地请了位厨师大爷来掌勺,这样生活就大不一样了,告别了天天吃窝窝头和萝卜大白菜的苦日子。
就这样,我在沈阳一呆了就是四年,直到仿制任务完成才回到永定路。
第一张军装照片
信纸作者:习之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