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麟笔名叶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的学医路:针灸麻醉让我的认识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5月04号 05点 阅读 1769 评论0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学医路:针灸麻醉让我的认识

 

 

叶子

 

 

   “一针二灸三吃药”这是药王孙思邈对中医药的阐述。针灸是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人民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针灸实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针灸疗法看似简单,操作方便,但是针灸是要掌握穴位,扎针的深度,更要知道治疗的目的,从而有人说“学针灸难于上青天”。从我学习针灸过程中,深知要熟知要领,不断临床操作,否则不用易忘,“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一本野史讲到我国古代针灸中有一种称为“寒魄神针”的用具,其实就是加工精细的银针。古人都认为银具有抗菌效果,一种抗生素可杀死6种左右的不同抗体,而银具却可杀死六百多种细菌,银本身就是不具毒性的物质,从而银的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科学证实,银所释放的银离子水溶液,都具有显著杀菌的效果,银在多倍稀释的情况下,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及绿杆菌等,均有极强的抑制功效。

   针刺麻醉是在针灸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麻醉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产生相应的麻醉作用。是根据手术部位不同来选择不同的穴位,常用针刺麻醉的主要穴位有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背俞穴、夹脊穴、合穴、原穴、络穴,输穴等,不同的手术用的穴位也不尽相同,穴位的选择主要与部位有关,相应的神经节段的穴位选择会较多,而且选择的穴位与神经节段有密切的重叠性效果会更加理想。然而如今临床上极少采用针炙麻醉,主要原因是针麻虽可以减少麻药用量,但不能完全取代麻醉药品。手术过程中进行针麻,很多情况下不能特别稳定地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不适感觉,疼痛过于剧烈会影响手术,患者感受欠佳。现在追求舒适感,整个手术过程最好能在无痛、患者希望在不能感知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从而增加手术的舒适感并减轻恐惧感

   但是研究证明针刺麻醉并不能完全达到临床麻醉的要求。主要有麻醉不全,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以及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确保患者在镇静、无痛、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支配术部的神经通路取穴”,如胸部手术取抢风、三阳络穴;腹部手术取天平、百会穴;盆腔和尿道手术取百会、尾干穴等。

   上世纪的1958年9月5日《解放日报》就刊登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和中医科合作——采用针刺代替药物麻醉,已获得成功”的报道、针刺麻醉疗法,又称“针刺经络穴位麻醉疗法”。 五十多年前,我就亲眼目睹我弟弟通过针刺麻醉,接受切除脂肪瘤的过程,这也是我在插队入户前参加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培训班的原由。

   然而针刺麻醉须在针灸理论指导下进行麻醉的方法,在国内也取得过不少成绩,在世界上产生过一定影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我国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

   针刺麻醉相对简便,但扎针时必须方向正确,并达到一定深度;采用电针的电压电流分别控制在40伏和1毫安以下才能手术。

   我国每年3月27日至4月2日曾定为中国针剌麻醉日。在学习中,我知道采用针刺麻醉还须辅以少量的药物,可使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其优点有利于病人康复,但其缺点是少有人会用针炙进行麻醉,使之镇痛效果不稳定,肌肉松弛度也不能满意手术需要,从而如今很少有针炙麻醉的报导。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4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叶惠麟笔名叶子

退休的业余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笔名叶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