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银发新程:在老干部大学续写人生华章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4月15号 04点 阅读 6084 评论0 点赞3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当人生的列车缓缓驶向退休这一站,我在老干部大学开启了新生活。这所承载着银发智慧的学府,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精神的家园。在这里,我抓紧学习实践,以网络宣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旅游摄影等多种方式,丰富退休生活,续写多彩人生,让这段旅程更加精彩纷呈。

 

 

 

 

        科技赋能:从 “数字小白” 到 “网宣网红”

        退休后的第一站,参加了老干部大学开设的智能手机班,让我跨越 “数字鸿沟”,依托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空间,积极开展网络宣传,传播正能量,携手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走进老小孩社区,参加了网宣团队,成为网络宣传的 “人气博主”。记得第一次学习微信公众号运营时,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同学们互相帮助测试,教室里充满了融入智能化的欢快笑声。

        从那时起,开始了我的网宣之路,我在上海电视台,教育台和学习强国平台宣讲三农,形成“老徐讲三农”宣讲特色品牌。在市老干部离退休干部博客空间和老小孩网站,笔耕不辍,发表原创博文2100多篇,主页访问量85万,成为讲三农 “网红”。老干部大学不仅教会我使用智能手机,更让我找到了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理论宣讲:让党的声音传遍希望的田野

        作为松江区 “茸耀” 五老宣讲团团长,我在老干部大学的理论课堂上汲取养分,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大白话”。我积极参加每一次的青松讲坛、思政课和相关活动。老干部大学开设的线上线下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系列课程,让我系统学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与青年讲师的交流活动,更让我学会了如何用 “Z 世代” 的语言讲好红色故事。

        我走进社区、农村、机关和学校,开展 “面对面” 宣讲160余场。获评上海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记得在松江浦南的田间地头,我给团市委“青马工程”班的学员讲三农,深受欢迎。如今,“老徐讲三农”已成为基层理论宣讲的特色品牌,这背后离不开老干部大学搭建的学习平台和资源支持。正如学校校训所言:“笃志、厚德、乐学、尚为”,我们既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理论的传播者。

 

 

 

 

 

        志愿服务:在奉献中收获 “手有余香”

        近年来,我和老干部大学的同学一起,积极参加市委老干部局“乐龄申城”系列志愿服务,先后加入了 “新闻晨报早上海老记团” 和 “数字生活智囊团”等市级示范志愿服务团队,在新闻晨报公众号发表文章1600多篇,连获新闻晨报早上海老记人气榜榜首。在科技助老、老干部大学、社区管理、抗击疫情等方面尽心尽力,用行动诠释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我获评松江区离退休老同志抗疫先进个人,被市老干部大学和市科技助老志愿服务总队评为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

 

 

 

 

        诗与远方:用镜头记录山河岁月

        老干部大学开设的摄影课程,为我的退休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从基础的构图技巧到PS后期制作,从小视频到人工智能AI,我在光影世界里探索未知的美好。记得在每次采风活动中,同学们在美丽乡村流连忘返,捕捉生产生活生态的精彩瞬间,用镜头记录江南水乡的静谧与灵动。

        这些年,我背着相机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大美新疆到三湘四水,从内蒙草原到东海之滨。从美丽乡村到历史古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老干部大学的支持:组织的采风活动、举办的摄影作品展示…… 这些都成为我记录时代变迁的宝贵财富。

        回首与老干部大学同行的日子,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学校为我们搭建的“银发学习”平台,让我们继续为城市发展、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每年的 “老青结对共话” 活动,更让我们感受到代际传承的力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新时代新征程,我要继续与老干部大学同行,用 “活到老、学到老” 的精神,积极进取,奉献社会,续写人生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5 收藏 1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大海

潇洒人生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