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旅途放心去旅行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打卡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历史与人文的交织画卷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3月16号 19点 阅读 4618 评论2 点赞1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在上海虹口区,有一条独具魅力的街道——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它虽然仅有550米长,却浓缩了近现代中国文化的精华,成为了上海文化的重要名片,承载着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记忆,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月上旬,我特地打卡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探寻历史与人文的交织画卷。一进入多伦路,街道呈S形,路面由规整的弹硌路铺就,能感受到一种质朴而又复古的韵味。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枝叶繁茂,为这条老街增添了不少生机与宁静。

街边的房屋错落有致,既有西式的洋楼,又有中式的里弄住宅,中西合璧的风格是其独特的标志。

多伦路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众多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和生活,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名人雕塑。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在多伦路附近居住。他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文化活动,如领导左联等,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对中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鲁迅与文学青年交谈的雕塑,他身着长衫,面容坚毅,目光深邃而犀利,仿佛正洞察着社会的种种问题。鲁迅在上海居住时期,这里的环境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新文化运动巨匠之一,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文学、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成就。他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其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历史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郭沫若曾两次居住在虹口区。他的雕塑则展现出文人气质,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文学作品影响深远。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作品注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描写,语言简洁质朴,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叶圣陶1927年至1935年居住在虹口,任《小说月报》主编,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此外,街上还有茅盾、冯雪峰、沈尹默、丁玲、内山完造等众多文化名人的雕塑。这些雕塑分布在街道的各处,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7人点赞

本文作者

行走旅途放心去旅行

作者简介 罗克平:编审,资深主编,旅游文学作家,出版了《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游的N处》《千帆太湖》等著作。被收录“百度百科”人物。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