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温馨社区(四)/漫步在周家浜河畔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3月13号 11点 阅读 3594 评论0 点赞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漫步在周家浜河畔
   朱扬清

       我爱在周家浜河畔漫步,置身于周家浜文化滨水公共空间,看看心仪的景观,休闲娱乐,放飞心情,这是我最惬意的时刻,也是最美好的享受。
      家门口的周家浜是新泾镇域内一条重要河道,模向贯穿于整个新泾镇,两岸分布着众多居民小区,几万人口在此集聚。原来,周家浜是一条周边居民敬而远之的黑臭河浜,后来经过大力治理,摇身一变成为水清岸绿的清水河,成为碧波荡漾、芦苇摇曳、鱼虾游弋、水鸟飞翔的风景线。多年来,新泾镇创建“绿色新泾、精品小镇、善治社区、乐活家园”的美丽社区,锦上添花,精益求精,精心打造周家浜及河畔地带成为“江南韵”“生态风”“小镇味”的美丽景观,构建成为富有人文魅力、便捷通畅、安全舒适的文化滨水公共空间,成为深受广居民喜爱的家门口的“好去处”“会客厅”。
       剑河路至平塘路一段,那是周家浜文化滨水公共空间最亮丽景观,赋予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周浦撷阳”。它集农村古宅、健康步道、百米画卷、休憩运动设施于一体,独具特色,富有魅力。我经常漫步在周浦撷阳,留连忘还,常看常新,陶醉不已……
       我信步走进周浦撷阳,放眼望去,那高大伟岸的香樟,那枝条飘拂的杨柳,那低矮葱郁的灌木,那多姿多彩的花草,构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一条紫红色的健身步道向前伸展。我徜徉在健身步道上,欣赏绿色,享受绿色,呼吸清新空气,顿觉满目清亮,心胸舒坦,无比温馨。我由衷地感叹:这是多么美的地方啊!
       我走过古朴典雅的门廊,一排错落有致的农村古宅临河而建。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木雕花窗,处处流露着江南水乡的神韵。房屋前,那石磨、石臼、风车、瓦缸等,静静诉说着过往的岁月,那“牧童骑放牛”“掏鸟窝的顽皮孩子”“九子游戏”等雕塑小品,展现了一幅农耕故里都市村庄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那份早已远去的农耕生活。这不仅美化了周浦撷阳,也让人们了解到父辈们的辛苦和劳作,提醒人们传承农耕文化是多么重要。
       这古朴典雅的农村景观,勾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看到石磨、石臼,我想起了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那在石臼上舂糯米粉,那在石磨上牵磨磨面粉的情景依然清晰。农村的孩子早劳动、爱劳动,想起自己小辰光做家务为母亲分忧,减轻母亲的负担,至今还觉得那是最开心最自豪的事情。
“牧童骑放牛”的雕塑由三头水牛和两个牧童组成。一头趴在地上的水牛背上驮着两个牧童,一位吹着笛子,另一位则侧耳聆听着笛声,脸上洋溢着微笑。在崇明农场多年相陪水牛的经历,使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惜牛爱牛的感情,我情不自禁地偎依在水牛身旁,伸手轻轻地抚摸着牛背,思绪却飞向60多年前在农场用牛平整水稻插秧田的情景,缅怀那些年曾经用过的那头名叫“大壮”的水牛。农是我的诗和远方,我在农场生活了30多年,对农场有着浓浓的乡愁、温馨的回忆。
      再往深处走,一堵依墙而建的《新泾镇史图》百米画卷映入眼帘。《新泾镇史图》画卷分古迹、村貌、习俗、农耕、副业、企业、文体、关怀、进程等篇章,通过70余个历史和现实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新泾镇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折射出新泾人的智慧和能量,反映了新泾镇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仿佛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实为新泾版的“清明上河图”。我细细品味着画卷,不禁思绪起伏,浮想联翩,我佩服新泾镇的不凡过往所,为新泾镇的飞跃发展所欢欣,为新泾镇的美好前景所鼓舞!这使我全方位地了解新泾,熟悉新泾,从而热爱新泾,奉献新泾,为当一个新新泾人而自豪!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8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8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