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1月20号 15点 阅读 2036 评论2 点赞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书写美好江川
(崔鸿生)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魅力之所在。
中华香樟一条街(老闵行一号路)有着特殊的含义,它的兴建、辉煌、沧桑、蝶变,承载了闵行、江川、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时代印记。
2024年4月以来,江川街道举办的“香樟树下的共和国印迹”红色主题活动,经历10月之久。从大零号湾图书馆起航,到2025年1月16日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归航。
自活动开展以来,30家单位携手合作,完成了100多公里的实地考察,精心规划了17条行走路线。制作了10000万张红色地图,让大家直观地了解江川的历史脉络与红色资源,让红色巴士穿城过巷,带领大家回溯红色江川的光辉历程,这次活动还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时代印记、城市温度的活动,总计103场,共4万余人倾心参与。
市民们坐上红色巴士,走进大厂企业,穿行历史感受科技创新,触摸新质发展和城市蝶变带来的勃勃生机。
今天会场内,我与三位红色活动参与代表,以《行走江发现江川》为主题,分享了各自的体会和感受,以下是我的情境讲述稿。
大家好,我叫崔鸿生。我是上海汽轮机厂的退休工人,1968年,我毕业分配到闵行工作,当卡车进入到闵行一号路,我和同事们激动的欢呼——“哇,好漂亮的一号路”,我们小青年都为能到闵行工作感到自豪。
今年,是我从徐汇来到闵行江川生活的第57个年头,对于我这个“老闵行人”来说,其实,我走过无数次的“香樟路”,坐过无数次的“徐闵线”。但是去年8月,当我跟随活动,踏上“红色巴士”,我好象又回到那段“大干苦干”的火红年代。
我感到在快节奏的当下,举办这样一次红色文化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我觉得,只有了解新、老江川的“变与不变”,我们才能不忘初心,守正创新。那什么是“变”呢?“变”就是指江川的生活品质在变。比如,我居住了60多年的高华小区,去年经过美丽家园改造,换新装了,我们一出小区,走5分钟就能到“大零号湾”图书馆,滨江花园也更美丽了,我们都感到,江川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那什么是“不变”呢?“不变”就是指江川红色基因不能变。这几十年来,一号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香樟树依然像从前一样昂扬挺拔、四季常青。在我看来,这就是江川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这就是江川的红色精神。
我也感到,讲好江川故事,需要更多年轻人。我平时喜欢写点文章,我把对江川的美好记忆写下来,最后编成了一本《老闵行往事》的书。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和我一起来讲江川的故事。
最后,我还想感谢街道举办的这次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我们老一辈的闵行建设者并没有被时代遗忘,我们当年的奋斗和付出一直被社会认可和尊重。我会继续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我的笔记录更多江川的故事。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江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老闵行卫星城,是一座承载着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一条贯穿东西的一号路,它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路旁的香樟树,像老闵行的忠实守护者,守护着江川这片热土。繁忙穿梭的徐闵行线又像是一位健谈的江川人,
缓缓地行驶着,告诉你那曾经的火红奋斗岁月,还有那四大金刚的故事——十万老闵行人们共同创造过的辉煌历史。他们是当年的热血青年,他们是来自各地的建设者,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和永不放弃的追求精神。
人民城市人民爱,老闵行这座卫星新城,是我的第二故乡,它陪伴我走了57个年头了,是我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我用我手中的笔,用对家乡最真挚的情感。写出对家乡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的爱。我爱家乡熟悉的风景,我更爱家乡热情的人们。住在这里,我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老闵行人、新江川人,为了中国的能源装备事业,把自己的青春岁月无怨无悔地贡献给了这片热土。我们深深的自豪,老闵行,新江川这块有着红色文化的土地,会永远熠熠生辉。
(照片由作者提供)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