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蓝天白云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秋游栖霞山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1月19号 16点 阅读 1733 评论0 点赞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秋游栖霞山

 

11月22日,为观赏红叶,携夫人参团赴南京栖霞山一游。

 

我从小就喜欢唐朝诗人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一幅动人的山林红叶图。想象如诗人那样,坐看满山红叶,直到晚霞红遍。

 

导游说,秋天赏红叶,我国有四大名山,即北京香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平山,和我们要去的南京栖霞山。

 

又说,现在游栖霞山还早了点,上周他带团到天平山,山上的枫树才红了一半。栖霞山能不能看到红叶,看你们的运气了。

 

当天秋阳高照,晴空万里。从停车场到景区的西门要走100多米的直道,远远地就看到了一座仿古重檐的栖霞山牌坊。牌坊后面的山岭不用说就是栖霞山了。

 

栖霞山原名摄山。由于在摄山脚下建了栖霞寺,后来山名随寺名改为栖霞山。栖霞古寺的山门上方悬挂乾隆题的“摄山栖霞寺”门额,就是明证。

 

入山门,见一座大花园。穿过黄叶、残荷、秋菊,这才来到了“六朝胜迹,千佛名蓝”的栖霞古寺。

 

我们有心上山,无意观寺。没想到,匆匆游览,却发现千年宝刹不寻常。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西麓,因山就势,坐东朝西,龙虎二山左右怀拥,南象山、北象山拱立寺前,形成天然门阙。寺院之中殿阁巍峨,庄严气象之中,不失禅房幽深。

 

栖霞古寺创建于公元483年,由山东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始称“栖霞精舍”。栖霞古寺历经千年战火、风雨沧桑,屡毁屡建。乾隆南巡,曾在在这里修建行宫。现在的栖霞寺,是南京最古老的寺院、三论宗祖庭、中国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望着气象庄严的栖霞古寺,不由我不心怀崇敬。

 

在古寺的左方,有座碑亭。虽不起眼,却是古寺一宝。亭内《明征君碑》,立于公元676年,是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唐碑,是为纪念明僧绍舍宅为寺而立。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由碑额、碑身和碑座三部分构成。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出自唐代书法家王知敬之手,碑额两侧雕刻六龙拱额图案。碑身两侧为狮首绶带西番莲纹纹饰,碑身正文为行书2376字,由书法家高正臣书写。碑阴“栖霞”两个大字,为唐高宗李治御笔。

 

此碑石材为“梅花石”,是二叠纪“栖霞灰岩”,梅花斑纹则是动物海百合的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距今已有2.8亿年。经推算,全碑正面海百合动物化石达2.2万多个,世界罕见。碑座龟趺头部还有球斯瓦格虫筵化石,这以是用2.9亿年前石炭纪船山灰岩雕刻而成。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的珍品,也是地质学界化石标本的珍品,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没想到,我们竟邂逅这样一件宝物,值得一记。

 

我们乘游览车上山。一路上山林已露秋色,只是枫叶尚未变红,变红的只是少量的鸡爪槭,形不成规模。经过红叶谷,也未见红叶。游览车终点是始皇临江处。

 

下车后,我才知道栖霞山是临江而矗,长江就在它的脚下。纵目远望,大江浩荡,百舸争流,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卧有巨石,上面记载了始皇登临摄山的史实。

“公元前二一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皇帝赢政第五次出巡。十月(秦历一月)癸丑出咸阳,十一月先至云梦泽,次洞庭君山,望祭九嶷山大舜。复浮江东下,过丹阳(今江宁小丹阳),趋钱塘,渡浙水,上会稽,祭大禹,望祭南海。北归过吴(今苏州),西上金陵,驻跸摄山西北麓江乘浦,因就此建江乘县。始皇此次登临纵目,并埋双璧以祭告天地,更敇李斯篆文、立石以明示天下等举动,皆表明此次登临,非一般仅为巡视大江与觅渡,实为一次体现始皇为混一宇内,巡狩藩疆,横绝六合,雄视千古之意。因天地之悠悠,亦旷世之盛事,应塑像立石以誌。”

 

虽然遗憾,未看到满山红叶;但心生喜悦,登山览江、收获新知。

 

我们徒步800米,到达栖霞山天街。那里的一条小吃街,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我们购买了游览车的回程票,两耳生风地下了山,结束了这次栖霞山之游。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7人点赞

本文作者

草原蓝天白云

一个平凡的人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