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1月10号 04点 阅读 8362 评论0 点赞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茸耀(俞富章)
在鼎龙湾海洋度假区旅游期间,听说度假区内有一座完全以美国南德克萨斯州的风格设计建造的牛仔小镇,便产生了兴趣。那天下午,与同行者一起走进了牛仔小镇。
虽然我没有去过南德克萨斯州,不过看牛仔小镇上的建筑及街头了散布的雕塑,确实有一种美国西部的异域风情和牛仔文化。
然而,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冬季的牛仔小镇如同处于“冬眠”之中一般,这里的店铺都紧闭着大门,街上空荡荡的,根本没法听到美国西部牛仔的喊叫与抢声,见不到那种疯狂的场面,小镇静得出奇。
就在我们深感遗憾的时候,却见到街头深处有一家店铺开着门。店铺的店名叫“瓦地堂”,一边的一扇门上还贴着一张红色横幅纸,上面写着“非遗泥塑”四个字。
是这“非遗泥塑”四个字吸引了我。因为就在当天的上午,我们去吴川市江心岛游览之时,看到岛上有一座雕塑公园,公园内陈列着各种各样大小不等的泥塑作品,那一刻,才知道,吴川泥塑,享誉海内外;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既然在牛仔小镇上再次遇见吴川泥塑,这样的机缘怎么可以错过?真的是饶有兴致的走了进去。
店铺不大,仅仅是两间门店破墙合而为一,靠墙是陈列各种泥塑作品的柜子,室内中央摆了几张柜台,柜台内外也是各种泥塑作品。只有一位中年男人值守在店内,以为是他是销售泥塑作品的老板。
老板倒是老板,却是不一般的老板。交流中才知道,眼前这位中年男人却是被湛江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湛江市民间文艺家联合会员授予为“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秦康福!我们顿时对秦先生肃然起敬!
秦大师非常热情,他十分仔细的向我们一一介绍陈列柜里陈列着的他的作品。我尤其喜欢他的一件孩童头像作品,那微笑的表情灿烂阳光,天真烂漫,着实可爱。
我们请教秦大师有关吴川泥塑的有关情况。
秦大师说,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源于唐末宋初,由吴州市梅菉镇瓦窑村民兴起。如今,吴川泥塑已成为吴川文化的一种标识,一个符号。
我们从与秦大师的交流中了解到,秦大师是吴川泥塑的第四代传人。吴川第一代泥塑大师林永秀(1903-1967),艺名“白榄六”,人称“泥塑皇帝”,梅菉人,他的泥塑作品总是立意新颖,所塑人物造型美观,神态逼真,在同艺人同行比赛中,夺魁封“皇”。
吴川第二代泥塑大师陈衍(1921-2015),也梅菉人,人称“泥塑宰相”,他十三岁跟林大师习艺泥塑,勤学苦练成才,人称鬼才。
吴川第三代泥塑大师简向东(1949年一),梅菉窑地人,于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从事雕塑专业四十载,创作各种室内外雕塑300多座,1984年简向东创作大型抗法纪念碑雕塑《一寸河山一寸金》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2001年被评为湛江八景之一,并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寸金浩气”。
秦康福从小耳濡目染,深受梅菉民间泥塑艺人的熏陶,特别钟爱泥塑艺术。1987年师从简向东先生,泥塑技艺大幅提高,先后创作了《水浒》、《岳飞》、《双龙》、《孔子》、《西厢记》、《九纵成立大会场景》、《黄继先场景》、《淮海战役场景》、《大水洞场景》以及大型雕塑《公牛》、《双龙柱》等获得高度好评,2010年被湛江市授予“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
秦大师说,简老师的一句话时常在他心中,“泥塑是靠三分工序七分彩色。”湛江吴川泥塑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艺人塑泥造物,讲究的是铸形、塑魂,把握好每分每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做泥塑如同做人,慎思笃行,走好人生每一步。塑骨、塑身、塑正气,让清廉融入血脉。
与秦大师的一潘交谈,令我感受到了秦大师对泥塑艺术的热爱与传承。秦大师的作品生动传神,他所讲述的吴川泥塑历史和技艺传承,令我对这门古老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信纸作者:天气预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