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4年12月05号 05点 阅读 10086 评论0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愿意做一块礁石》读后感
叶子
在拟写“后知青时代”文章时,我当然不会忘记我国著名的专业作家、散文家、诗人,同时又是我们上海知青作家的皎皎者赵丽宏先生,当年我获得全国文学二等奖时,就是赵丽宏老师与叶辛老师给我颁的奖。这次我翻出刊登有赵丽宏散文《我愿意做一块礁石》的一张《新民晚报》的旧报。
当年阅读这篇文章时,我在日记中记有记者采访赵先生的一段文字:赵老师的微信昵称,是“礁石”,在海潮的汹涌与平静中自若,自在。他曾经这样定义自己对于礁石的执着:“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在水中,你可以是浮萍游鱼,随波逐流,可以漂得很远,却不知所终;你也可以是一块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赵丽宏先生在其丰富的人生旅程中,不乏看到如礁石般的时刻。
再次阅读《我愿意做一块礁石》,让我进一步感受到这篇自我激励的散文魅力。“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在水中,你可以是浮萍游鱼,随波逐流,可以漂得很远,却不知所终;你也可以是一块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这是赵丽宏以礁石作榜样,用以鞭策自己的引言。
我在使用“萧叶”和“叶子”笔名时,也曾写过笔名启用的文章。“萧叶”谐音“小叶”,又意为“萧萧秋叶”,表达当时插队入户时的我,对于自己前途未的卜心理,犹如秋风中摇曳的叶子。
因我出生在中医药世家,从小与中草药为伴,知道中药多为植物药,其中叶子入药更为广泛,“叶子”又具有甘当配角,衬托红叶更艳丽的风采,从而作为干部调回上海进入中医药行业工作后,我就用“叶子”为笔名,加入中国散文学会时,我以“叶子”为笔名注册。
赵先生在文章中继续写道:我最初的写作,其实是在乡村“插队落户”时的日记、在一间狭窄的茅屋中,在一盏飘忽幽暗的油灯下,一颗年轻的心抒写着对自然的迷恋,对人生的憧憬。那时的写作,不为发表,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写成一个作家,只是感觉文字和我有缘,写作驱赶了我的孤独,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使我在闲苦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让我想到自己从小喜欢散文,读书后经常学写散文,创作散文。五年级在《少年报》发表了散文处女作《荷花》,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沾沾自喜中就想着自己将来当一名散文家。幸得来到恩师吴素老师的警钟敲醒,十年潜心从基础学起,暂不发表文章,直到在西双版纳傣乡工作后,才在《西双版纳报》等云南的报刊上发表散文,故而当《西双版纳报》纪念创刊六十周年时,把我当年在该报发表过的八篇散文和一篇小说,选入此时出版的纪念书刊三部集《绿宝石》。
调回上海后,又经受三年投搞退稿后,再次学习以适应大都市的文学氛围需要,才在不少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并且多次获得全国性和上海市的文学奖项,并且在作家林非推荐下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大器晚成地成了一名散文家。
赵先生又写道:数十年来,我的人生曲折起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然而文学一直是我亲密友善的旅伴,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文学之于我,恰如那盏在黑暗中燃烧的油灯,尽管人世间风向来去不定,时起时伏,只要心里还存着爱,存着对未来的希冀,这灯就不会熄火。我的文字,便是这灯光在我心里的辐射。这辐射衍化成文字。记下我所感受到的时代、人性和自然。和文学结缘,是我此生的欣慰。
巴金先生曾为赵先生题写下“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这是著名作家的写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后辈的一种鞭策,让赵先生一直铭记在心。我是从赵先生在讲座中对我们简化为“写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当时我就感到这是赵先生说真话,抒真情,也是我们每一位个写作者应遵循的原则。
赵先生出版的十八卷文集,汇集了他的大部分作品,也是他大半世人生的缩影,也是他跋涉的屐痕、情感的留影,是我的生命以文字形式长出的枝叶,开出的花朵。赵丽宏先生《我愿意做一块礁石》,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淡然淡定,淡淡地创作,如一块礁石一样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
信纸作者:我是一片云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