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浦关工委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中国节日荟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11月21号 11点 阅读 1731 评论1 点赞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中国节日荟萃】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1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秦文明

编辑月浦镇关工委     钱丽娟

 

 

      题注:我国少数民族过自己的传统节日,日期依照传统历法农历,泰历和伊斯兰教历。
        公历11月份我国大致有5个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农历十月初一哈尼族的“十月节”,傣历十二月拉祜族的“尝新节”,农历十月仫佬族的“依饭节”,农历十月初五苗族的“苗年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的“盘王节”。

        哈尼族十月节,哈尼语称“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是哈尼族秋收后欢庆丰收的盛大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
        节期中,人们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有条件的人家捕鱼杀牲,敬献天地祖宗,后盛装走亲访友。十月节,也是青年男女谈婚论嫁和出嫁姑娘回娘家的节日,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各地过十月节大同小异,特别一点的墨江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自带食品出外会餐,出嫁的新娘们,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
        十月节里的活动很多,有斗牛、摔跤、对山歌等,最有趣的要数“打石子”了。
        一条山沟相隔两边山坡上的青年男女,以山坡为阵地,用鸟蛋大小的石子攻击对方。小伙子们冲在前面,一边扔,一边呐喊,姑娘们则在后面为小伙子们准备“弹药”。如果谁中的‘弹’多,明年就有好运临头。如果哪方中途逃走,那将意味着来年不吉利。“战斗”结束后,在“战斗”中发展起来的有情男女青年成双成对到林子里去或对歌跳舞或甜言蜜语。”

        拉祜族“尝新节”,又称“新米节”。拉祜语称“扎西长”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拉祜族的祖先扎迪、娜迪从葫芦出来后,地面上没有吃的,只能用山茅野薯充饥、“厄萨”天神把五谷种子给了他们,教会他们种地;拉祜族人民为感谢厄萨,每当谷物成熟的时节,就要用新米饭祭祀厄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传统的“尝新节”。
        “尝新节”全部要用新鲜食品。节日前一天到田地里现收些成熟的谷子,放在炕笆上烤干或在铁锅里炒干,舂成末做粑粑和新米饭,再摘回新鲜瓜果蔬菜,有猪牛的杀猪牛,没有猪牛杀鸡,烤一坛酒,备办丰盛的食品。
        新米节当天,全寨休息,放牧在山上的牲畜也要全部赶回寨与人们一起欢度节日。
        过节时,先盛一碗新米饭,一碗小菜豆腐汤,一碗新鲜瓜菜,点燃香烛,敬献给厄萨天神和祖先神灵。而后给牲畜吃节日食品,在犁头、农具上粘些粑粑等食品,狗要单独喂一份,感谢它一年来对人做出的贡献。然后上酒上菜,与亲友共度节日。席间,青年人向老辈说些感激话,老人们给小辈唱做人训辞及遵守族礼寨规的歌谣。
        晚上,举行全寨跳笙活动,人们在篝火周围合着长鼓芦笙节奏起舞,共同欢度新米节。男女青年唱情歌,抢包头,表达恋爱之情。

        仫佬族依饭节,又称“喜乐愿”“依饭公爷”,意为“向祖先还愿”。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相传,仫佬族始祖被人诬陷坐牢期间,守监梁、吴二人趁深夜放了始祖。逃跑途中,在追兵即将追上的关头,有一白衣姑娘,将所骑白马给了始祖,始祖才得以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
       还有一个传说是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举行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依饭节”。
        节日活动历时一昼夜,由安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哥、合兵、送圣七个程序。期间,全村上下一片欢腾,男女老少同庆丰收,共享欢乐,相互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新中国成立后,仫佬族依饭节经过改革,成了仫佬族人民庆丰收和继承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节日,演新戏、唱新歌、进行体育比赛和经贸等活动。
        依饭节为仫佬族所独有,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体现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2006年5月20日,仫佬族依饭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年节,是苗族人最隆重的节日。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的农历九、十、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
        过苗年前几天,每家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要杀猪或买猪肉,富裕的人家,做香肠和血豆腐,添置新衣服。
苗年三十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打开大门放鞭炮,迎接龙进家。天拂晓时,每家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祝贺新年快乐。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等等。
         苗乡男婚女嫁,一般选在过苗年的第四天开始,年轻男女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去别的村子游方场,对歌,倾吐爱慕之情。

        瑶族盘王节,流行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地瑶族人民居住地,是瑶族人的传统节日。
        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逐渐发展成为盘王节,现代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青年男女借此以歌道情,寻觅佳偶的联谊会。
        盘王节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东省韶关市申报的瑶族盘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盘王节有固定的程序,首先就是敬奉盘王,过节时要设置祭坛,悬挂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张就是盘王像,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的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祷,表示敬仰、怀念。
        祭毕,众人唱盘王歌,跳盘王舞。《盘王歌》是在会歌堂中形成的史一部脍炙人口的瑶族诗歌总集,“盘王舞”舞步动作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转,忽而右旋,动作健美、威武,再现了瑶族先民耕种狩猎、出征杀敌的一幅幅模拟画面,时而有男女伴唱。
        盘王节可以一家一户进行,也可以联户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进行,但不管以哪种形式举办,都要杀牲祭祀,设宴款待亲友,节日一般为3天两夜,也有的长达7天7夜的。
        “盘王节”表现了瑶族人民对祖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据传,瑶族祖先弥洛陀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大神。弥洛陀创造世界之后,让自己的9个儿子到各地自行谋生。一天晚上,他摆出大印、书、小秤、镰刀、月刮等9件用具,吩咐孩子们,谁睡醒了就拿走一件自行谋生。第二天早上,老大醒来拿走了大印,老二拿走了书,老三拿走了小秤……最小的两个孩子起迟了,拿到镰刀和月刮,他俩只好到山上种小米和芝麻。一年劳作,辛勤耕耘,丰收在望,可在一天夜里,老鼠把小米、芝麻吃光了。他俩去找父亲,父亲送给他们各一只猫,猫灭鼠害,粮食丰收,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他们十分感谢父亲,便把送猫的日子作为盛大节日纪念。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秋林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