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晚霞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情迷扬州瘦西湖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4月25号 07点 阅读 10198 评论6 点赞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情迷扬州瘦西湖

朱岭

 

        扬州瘦西湖,我曾先后去过四次,让我目摄千重美景,心印万种风韵:首次是在1987年6月20日,当时我就读的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情报学系,因即将毕业,由老师组织我们前往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参观,顺路而前往;另一次是1990年11月19-22日,由我所就职的上海农学院图书馆馆长曹卫率队,到江苏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去考察后专程前去游览的;第三次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时的2019年4月16-18日,与七宝坪均乒乓球俱乐部部分球员前往扬州乒乓球比赛后而去的;此次是由康正华书记领衔,随闵行区教育局机关退休教师乐游的。

        在唐宋诗词中,扬州是出镜率极高的城市之一,有关扬州的锦章佳作,不胜枚举。扬州在我国历史上素有“淮左名都”和“绿杨城郭”之称,已有2500余年的悠久历史。为扬州扬名的是大禹,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扬州为其中一州,并因“多水而杨波”得名。扬州,既有烟波浩渺,也有小桥流水;既有曲水流觞,也有汪洋恣意。瘦西湖,原是扬州蜀冈山引流出来的一段自然河流,终而汇入京杭大运河。经过历代的治理疏浚、植树造林、栽花筑园,渐渐营造与发展成一处,时时风景如画,处处春意荡漾遐迩闻名的美画卷。

 

 

 

 

        扬州瘦西湖在乾隆年间之前一直被唤作“炮山河”“保障湖”。后来之所以称瘦西湖,因当时的文人仰慕杭州西湖之大名,又鉴于扬州这段河道的瘦长狭窄,故而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他在“西湖”前加了一个“瘦”字,传神而又准确生动,将瘦西湖婉约、纤巧、秀美的个性彰显无疑,凸显了这段河道犹如一位绰约秀美江南女子水蛇腰般的婀娜与多姿,瘦得精巧,瘦得柔美,瘦得雅致,真乃小川有小川的韵味,细波有细波的柔美。瘦西湖的“瘦”,不是贫瘠的瘦,更不是病态的瘦,而属于“赵飞燕”似轻盈秀丽的瘦,是恰到妙处的瘦,实际乃“文秀”与“锦绣”也。她不同于南京的玄武湖,玄武湖似乎略欠姿色,略逊风骚;也有别于杭州的西湖,西湖什么都美,就是欠缺了不广不阔的窄、婀娜多姿九曲十八弯一唱三叹的“瘦”。湖中谓之“小金山之岛,是仿镇山、金山而堆积而成,却冠以“小”字,此乃与瘦西湖的“瘦”字相匹配,可谓相互相成相得益彰。于是乎,之前的俗名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可见一个芳名的重要性。从此,瘦西湖是扬州的一张最好的名片。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一路过去,看不完的山容水貌,观不够的花态柳情,赏不尽的亭台楼阁,沐不罄的荷蒲熏风,听不够的四桥烟雨,真乃目遇之缤纷色彩,耳聆之妙不可言,心怡之满心欢喜。瘦西湖就这么汪着、亮着、柔着、流着,全长4.3公里,长堤、园林、桥梁、亭阁、水榭、古塔等,依循瘦西湖蟠蜿而来,逶迤而去的自然走向,水陆并陈,张弛有度,疏密有致,间隔有韵,花树有序地依次呈现在游人眼帘,形成了具有“南方之灵秀,北方之雄奇”的独特园林景观。这里,花与树、水与堤、寺与塔、船与桥、阁与楼,搭配得疏密有度,井然有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瘦西湖,那绿色的岸毗连着绿色的水,绿色的水倒映着绿色的岸。常常在一段曲折路径的尽头,眼前豁然有开阔的景致,别样的风景,加上历代文人墨客遗留下的浓墨重彩的古诗华章,诚让人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更让瘦西湖名扬天下。难怪郁达夫在游历瘦西湖后说:“瘦西湖的好处,全在于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

 

 

 

 

        翻阅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一书,作者对扬州的评定是:“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又说:“其妙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诚哉斯言!集“北雄南秀”为一体的园林,既是扬州的美丽诗篇,又是扬州人的骄傲。那些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需要不断玩味,不断欣赏,才能发现瘦西湖的奥妙,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与苏州园林相比,似乎宜兄宜弟,有美美与共之胜、同气连枝之雅,可说是各擅胜场,各有千秋。清代扬州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响誉。果不其然,扬州瘦西湖建成了“湖串园”的公共庭园,又称“百园之湖”:徐园、闵园、贺园、罗园、熊园等等,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昳丽风景名胜之区。那一个个庭园,一座座亭榭,一芳芳花树,一堆堆垒石,一处处美景,沿着瘦西湖周边逶迤呈现、迤逦展开。瘦西湖其实讲究的是一个“小”字,为之与“瘦”相匹配:小虹桥、小金山、小瀛洲等等,“小”则让人顿生怜爱之心、宠爱之意,使瘦西湖一川秀色,一团锦气,一幅美图,一湖雅韵。仿佛一条曲折回旋的绿丝带,将一个个翡翠珍珠般的园林串联起来,“一路楼台梅岭始,榭曲廊回直到山。”那些被瘦西湖联串起来的园林,虽风格有异、造型有别,却又整体和谐,珠联璧合,合而为一,仿佛天合之作,形成了局部各有千秋,整体统一协调、百花齐放的大格局、大景观;分明是一幅水墨画,一卷山水图,一阕风雅曲,一首立体诗。诚让我有“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之喟叹。

 

 

 

 

        廋西湖让我“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可谓处处有画,面面生诗,每每有景。瘦西湖之水与树的辉映,水与花的骈俪,水与园林建筑的同辉,瘦西湖成了扬州美景的荟萃之所与拔萃之地。当年隋炀帝喜欢杨柳,在瘦西湖两岸广种亭亭默立的垂柳,并以自己的皇姓赐与垂柳,从此柳树也姓了杨,也成了扬州的市树。“绿杨城郭是扬州”,杨柳成了扬州的标志,故而有“扬州宜杨”一说。尤其是“长堤春柳”那一段,“脉脉珠帘一样垂”的依水杨柳,青枝绿叶,柔条倒映,参差披拂,姗姗可爱,所谓“多情最是扬州柳”是也。让我蓦然想起宋代杨万里的《新柳》诗:“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那低矮的桃树,绽放着嫣红的桃花,与高耸的柳树一株隔一株相间适宜的次第栽种,三步一柳,五步一桃,形成了高低错落,桃红柳绿、花树骈美、二英并茂、双玉焕彩的参差美景。难怪诗人陈其写道:“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一汪碧水上绿树成荫,绿树下芳草缤纷,芳草里鲜花盛开。瘦西湖游人如织,熙来攘往,但见桃红绿柳之间,红男绿女穿梭,老人小孩流连,情侣并肩蹀躞;说笑的说笑,凝望的凝望,流连的流连,拍照的拍照。我们一行,且说且笑,且观且行。一条曲水如白带,两岸似锦长堤,或宽或窄,时收时放,碧波涟涟,肥鱼鳞鳞,天鹅翩翩,鸟声悠悠。岸边还有紫藤、石榴、山茶、杜鹃等花树组合种植,营造了 “满目野花看不尽,一路香草闻不足”的画面。淡绿色的水面上,漂浮着深绿色的浮萍,还有鸭子与天鹅浮游其间,河上穿着花花绿绿摇船的船娘,将桴槎小舟摇得咿咿呀呀、风生水起、风韵无限,使湖水鲜活起来,璀璨开来,形成了一川灵动,一湖秀色,一派锦绣。一路观赏着花妍妍,树葱葱,水碧碧;感受着,花香香、水泱泱、鸟嘤嘤,真乃“人在画中游”了。彳亍于曲径通幽的小道上,你会觉得小道也似美女的水蛇腰似的窈窕、妩媚、轻灵。看水汽氤氲之间的烟柳画桥,望苍穹下面精致艺术的庭园,真有一步一变化,一步一景致之美。当我来到虹桥上俯瞰,那水轻盈得像杨花,纯粹得似洁净的天空,水中的倒影迷迷离离,晃晃悠悠;水因风而动,柳因风而漾,云因水而晃,一派自然的生动、生动的自然!犹如一首美好的诗韵,一曲优雅婉转的水磨柔腔。

        长堤的尽头便是“徐园”。门内一池清水,遍植荷花,叠石奇突,花木扶疏,秀色可掬。园内正厅叫“听鹂馆”,馆前陈列着铁镬,据传为南朝萧梁时期的镇水之物,并立有《铁镬记》碑文,说明此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园内令人眼花缭乱的是五彩缤纷的花卉遍地绽放。据工作人员告知,这里春日有迎春花、桃花,夏天绽牡丹、芍药,秋天开芙蓉、菊花、桂花,冬天孕梅花、水仙花等,总之,一年四季,鲜花不败,色彩斑斓,春意盎然。

        一路行走,高高耸立的白塔身影显而昭彰,它虽与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白塔极为相似,然而,来到瘦西湖似乎也瘦身了不少。此塔用砖砌成,为喇嘛塔的一种形式,远远望去,湖光塔影,与白云相俦,与天穹相伴,与绿树相侣,颇为爽目,殊为惬意,是瘦西湖景区不可多得婀娜多姿、窈窕淑女般的“风水”。关于此塔的建造,还有一个传说。据清代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下江南时,来到扬州,一天到瘦西湖游玩,指着这里的景色对随从说,这里多么像北京南海的琼岛春荫景色啊,可惜少了一个白塔。其时有一个姓江的大盐商,得知这一消息,为了讨得皇帝欢心,拿出一万两银子贿赂乾隆的侍臣内宦,取得了北海白塔的图纸。费尽了全力,一夜之间将白塔建成。第三天乾隆又来游园,看到一个与北海白塔非常相似的白塔,大吃一惊,以为是假的,走近一看,果然是砖石砌成的,“询知其故,叹曰:盐商之财力伟哉!”所以说,扬州瘦西湖的种种园林建筑与美景,绝大多数要归功于那时那些腰缠万贯的盐商,是那些盐商们,为了竭力讨好乾隆皇帝的扬州之行而千方百计殚精竭虑来营造瘦西湖的美景,致使瘦西湖的园林建筑臻于完美、极于顶峰,从而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好感与赞许。这些盐商们甚至为了讨得乾隆的欢心,买通了乾隆的侍从,从中了解了乾隆嗜好作诗题字的癖好,专门让瘦西湖中的某个亭子,或某个轩阁空出题名,而请乾隆来游瘦西湖时题字。乾隆皇帝也不推辞,欣然命笔,于是,两厢情愿,皆大欢喜。

 

 

 

 

        始建于1717年的五亭桥,又名莲花桥,是瘦西湖标志性的景点,又是扬州的徽标与象征。它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因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曰“五亭桥”。然而,它虽是仿作却又有创新,它取北京白塔多的是形制,更多的融入了扬州园林的柔秀。被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誉为:“中国最古老的是赵州桥,最雄伟的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是五亭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空灵的拱顶卷洞配上厚实的桥基,坚硬的直线与柔和的曲线,交汇于大小不一、形状有异的卷洞之中,如此迥然有异的结构,却又如此的和谐统一。五座亭子中,中间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远远眺望,那五个琉璃黄瓦飞檐画栋的凉亭亲密无间地黏连在一起,真似五朵出水的芙蓉,向着广袤的天空盛开。水上十五个洞箫似的桥洞,像迷宫似的任你划船逸来荡去,别有洞天;要是日逢中秋之夜,月影沉璧,每洞各衔一月,倒悬水中,竞相辉映,堪可与杭州三潭印月相媲美,也更能彰显出杜牧那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诗情画意了。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难怪有一首《梦香词·望江南》云:“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簘,处处驻兰桡。”如果说,杭州西湖犹如雍容华贵的杨贵妃,那么,扬州的瘦西湖就仿佛“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赵飞燕。

        河汊多必然桥梁多。除却五亭桥外,这里还分布着大虹桥、小虹桥、九曲桥、春波桥、玉版桥、莲花桥、藕香桥、二十四桥等等,众多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桥,且桥名皆蕴含诗情画意与历史人文典故。一座桥就是一道风景,每一座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游人在桥上驻足,在桥上赏景,在桥上绘画写生,在桥上流连忘返。

 

 

 

 

        尽管时光荏苒、朝代更替,然而,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扬州似乎没有变,那种时时渗出来的唐诗宋词韵味,至今在此仍有遗风遗韵。《南史》曰:“江右称潘陆,江左称颜谢。”北地南貌的扬州,得地理形胜及山川便利。携北岸潘岳、陆机,挽南岸颜延之、谢灵运,文魁相偕,一时星辰。高僧鉴真从这里启航东渡,杜十娘在这里怒沉百宝箱。这里还遗存着不少古建筑与文物就是最好的见证:古代的石塔,南朝的大明寺,唐代的银杏,宋代的四方亭,明代的文昌阁、文峰塔,清代的珍园、翠园、何园等。吴王夫差、隋炀帝、乾隆、鉴真、吴三桂等历史显赫人物先后莅临此地。此外,马可波罗近悦远来,寻觅他的东方乐园,由此,扬州为其建造了一座马可波罗纪念馆。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高适、李商隐、骆宾王、刘禹锡、王昌龄、杜牧;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秦观、梅尧臣等文人骚客,都曾游览过扬州,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章。鉴真法师、星云大师也出身于扬州。难怪当地导游无不自豪地说:来扬州“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写过《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绝美诗篇的张若虚也是扬州人。李白有《送孟浩然之广陵》,苏轼有词云:“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难怪无名氏豪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难怪杜牧颖悟“十年一觉扬州梦”;难怪在丰土吉壤的扬州产生了大画家石涛、郑板桥等“扬州八怪”;难怪当年朱自清睽离扬州后,还常在文章中念叨着呢,他在《梦香词》中写道:“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扬州绿齐三尺雨,处处驻兰桡”的句子;他还发出“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感慨。他们都曾喝过扬州的水,吃过扬州的米,熏过扬州的风,做过扬州的梦,醉过扬州的月,迷过扬州的人,一个个将他们融进了扬州的人文风景。总之,在扬州你常常能邂逅与欣赏到:一座座园林,一曲曲花径,一道道雅廊,一条条古桥,一幢幢古塔,一堆堆假石,一片片池塘,一重重花墙,一丛丛花草,一株株古树,一个个楼阁,一处处亭榭,一栋栋厅堂,一幅幅楹联,一位位名人。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海上夕阳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雪玲2024-04-25 12:16:25

    瘦西湖的自然美景人文景观真是看不够,值得好好品尝。谢谢朱老师娓娓道来,慢慢细说,让我们再次品味了瘦西湖的风光景观。

    举报

  • 家在闵行2024-04-25 11:25:22

    瘦西湖的美看不够、道不尽。

    举报

  • 涛声依旧2024-04-25 11:14:16

    瘦西湖水翻波浪,辉耀韵诗涌动情,赞!

    举报

  • 嘉敏2024-04-25 09:19:49

    娓娓道来、细细品味,情迷纵横、陶醉诸君。

    举报

  • 元齐2024-04-25 07:45:21

    经你介绍,仿佛又回到了今日的家乡!大赞!

    举报

  • 赵妙娟2024-04-25 07:32:59

    再读瘦西湖再赏人文景:一座座园林,一曲曲花径,一道道雅廊,一条条古桥,一幢幢古塔,一堆堆假石,一片片池塘,一重重花墙,一丛丛花草,一株株古树,一个个楼阁,一处处亭榭,一栋栋厅堂,一幅幅楹联,一位位名人。赞朱老师佳作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