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崇明农场的铁姑娘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3月12号 10点 阅读 9142 评论0 点赞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崇明农场的铁姑娘

                 朱扬清

20世纪70年代,我所在的崇明农场与沪上所有的国营农场一样,走的是农业种植粮棉的单一经营之路,没有工、农、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综合发展,再加上粮食棉花的产量不高,经济上入不敷出,造成连年亐损,职工的工资需要上级单位拨款发放。为了改变当时农场的这种不景气,根据上级领导关于办好国营农场的指示,在全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制定了“两超一摘”的奋斗目标,“两超”即粮棉亩产超《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粮食常年亩产800斤,棉花亩产皮棉100斤)“一摘”即经济上转亏为盈,摘掉亏损帽子。这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革命热情和劳动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投入“农业大寨”的运动,种争气田,打翻身仗,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全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种争气田、打翻身仗的热潮中,农场涌现了10多支铁姑娘队伍,以大寨郭凤莲领衔的铁姑娘班为榜样,像郭凤莲她们那样“玩命干”,栉风沐雨,战天斗地,为改变农场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很大的奉献,在上海国营农场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本文介绍的是崇明农场第一个铁姑娘班的感人的事迹和英姿飒爽的风采……

   这个名为英姿的铁姑娘班,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由12位上海女知青组成,都是年轻貌美、心灵手巧、气宇不凡的妙龄少女。后来,这些女知青华丽转身,脱颖而出,成为名闻遐迩的铁姑娘和先进人物。她们立足农场,战天斗地,艰苦磨练,成为种田务农的达人。她们个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传承弘扬老围垦战士凝聚而成的“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围垦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守、特别能奉献的革命精神,种争气田,打翻身仗,为改变农场的落后面貌而拼搏,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时,农场种早稻、晚稻,俗称双季稻。阳春三月,春寒料峭,地处崇明岛西北边陲的农场温度要比市区低34℃,显得更为寒冷。可铁姑娘班已开始给早稻种子催芽育苗,正在紧张地做秧田。做秧田时,铁姑娘们上身穿着棉袄,赤着脚站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劳作,冻得索索发抖,但她们没有一个人退却,而是抖擞精神,愉快地劳作着。她们哼哼歌曲,说说笑话,以乐观的精神驱赶寒冷。为了增加有机肥料,她们把猪粪挑到田头,用手一把一把撒进秧田里,用脚踏进泥土里。她们手拿脚踏臭气冲天的猪粪,却不嫌臭,不怕脏,干得热火朝天。她们割下青芦苇撒在秧田里,用脚把青芦苇一脚一脚地踩进泥土中让其腐烂发酵。有的铁姑娘不小心踩上了芦苇的快口,割破了脚上的皮肤,鲜血马上流进水里,染红了水面。但她轻伤不下火线,拿出手绢包扎了一下,继续坚持劳动。

 “三夏”大忙,是一年中最繁重、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光,铁姑娘们以顽强的意志经受难以想象的考验。她们冒着高温,起早摸黑,沐雨栉风,不知疲倦,连续奋战。整个大忙季节,她们坚持“两个黑隆隆(天未亮出工,天黑才收工)一个急匆匆(中午不休息)在大田劳作。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出工,中午不休息,晚上七八点钟收工,一个多月就这样天天十四五个小在水稻田里拔稻、插秧,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泥水里都起泡甚至溃烂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人退缩。还有那可怕的一种名为螗蛄的小虫钻进铁姑娘的衣服,拼命咬人,使人痒得难以承受。可恨的蚂蟥专叮铁铁姑娘们的脚,吸取人血,十分可怕和难受。班长杜华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拿出盐涂在蚂蟥身上,蚂蟥碰到咸味马上卷缩掉了下来,可它叮过的地方还在血流不止,铁姑娘们用纱布包扎了一下继续干活。在水稻田拔除稗草时,经常有水蛇赶来凑热闹,可铁姑娘们不怕它!有两个铁姑娘打头阵,手里拿根小竹竿“打稻惊蛇”,把水蛇赶走,为大家开路。

   冬天,农场打响了艰巨的开河硬仗,铁姑娘们巾帼不让须眉,英勇顽强地战斗在开河工地上。一大早,班长杜华冒着寒风到工地排水,做好开河的准备工作。工地上,姑娘们挖泥的,挑担的,个个争先恐后,奋力取胜。虽然,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但是,铁姑娘们干得脱去棉衣还在额头冒汗。一位站在河底挖泥的铁姑娘,脚穿的雨鞋埋进了泥沙里,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后来,几个铁姑娘帮她一起拔,用力过猛,使鞋帮子和鞋底分了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她找来一根稻草绳,把雨鞋帮子和鞋底缚在脚上,继续站在那里起劲地挖泥。铁姑娘们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泥担来回穿梭,尽管肩上垫上披肩,肩膀上还是磨出了血泡,血和衣服黏在一起,钻心地疼痛。中午,炊事员送饭到开河工地,铁姑娘们围在一起用餐,叽叽喳喳,嘻嘻哈哈,银铃般的笑声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美妙的田间交响乐。饭后,姑娘们忘却了疲劳,干劲倍增,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傍晚时分,进入了“收河底”的最紧张、最关键时刻。开河挖到了河底,就会出现流沙,要是“收河底”不结束,过了一个晚上,流沙就会涨出来。所以,一定要在收工前把“收河底”收好。“收河底”时,兄弟班组都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出战,而铁姑娘们自始至终都由自己担当,无所畏惧,一鼓作气,啃下“收河底”的这块硬骨头。姑娘们收工回到宿舍,累得手指麻木僵硬,连拳头都捏不拢,衣服纽扣都扣不起来。铁姑娘们就是凭着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拼命干、敢于赢的劲头,赢得了全大队开河工程进度、质量两个第一的集体荣誉,令人刮目相看,啧啧称奇!

   春华秋实,铁姑娘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建班的头年,铁姑娘班就夺取了粮食常年亩产860斤、棉花亩产皮棉115斤的丰收,双双首次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常年亩产800斤、棉花皮棉100斤的指标,在全场100余个班组中独占鳌头,获得农场、市农场局先进班组和和市三八红旗手集体的殊荣。这时,铁姑娘们都沉醉在丰收的喜悦和胜利的幸福之中。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