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年华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左宗棠“收复新疆”入编教材的现实意义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9月17号 06点 阅读 9257 评论2 点赞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左宗棠“收复新疆”

入编教材的现实意义

杨学军

 

  最近,刚刚开学的学生们发现在今年专门修订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第四课的主题由原来的《洋务运动》改为《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内容新增“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其中,“收复新疆”一段详细描述“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命刘锦棠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清军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的历史。此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也将左宗棠收复新疆事迹纳入“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章节。

  这些调整不仅被许多民众注意到并在网上掀起热议,也让之前为此多次谏言提案的专家学者们感到欣慰。因为,对于左宗棠等历史人物事迹能否入编教材的争议由来已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历史人物事迹,虽一直被人们口口相传,但由于各种难以定性的历史原因,被人为隔离在主流社会价值体系之外。甚至有一些崇洋媚外者,蓄意对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和事迹进行歪曲质疑,企图在舆论场上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模糊理论,扼杀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英雄情怀。如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能够入编中学和大学教材,是时代要求我们实现“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频共振,是民族英雄精神迸发出的时代强音。

  首先,这段史实集中反映了左宗棠以68岁高龄誓死收复新疆的敢打必胜决心,在大学、中学教材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这不仅对中国年轻人更深入、全面认识当前国际局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也是系统构建正确英雄价值体系的最新一步。

  其次,左宗棠临危受命抬棺收复新疆,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从今天的角度而言,这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反侵略斗争的英雄壮举。把这段历史史实编入大学、中学历史或政治理论教材,是着眼于年轻一代,唤醒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向全世界宣示了新疆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国家、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将新疆分裂出祖国大家庭。如果谁有这种念头或图谋,必将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击。

  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少不了广大青少年的努力,青年学子能否担当起这个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具备相应的历史认识。因此,我们的教材必须引导青少年清醒地牢记历史面向未来。

  一是要让青少年清楚地认识到,当下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并不风平浪静,一些西方势力仍旧在涉疆、涉藏、涉台等议题上制造分裂,他们处心积虑地在历史认知上动手脚,绞尽脑汁毒化我们的青少年,企图污名化我们的民族英雄、削弱我们的英雄气概。

  二是要让青少年学习并继承左宗棠等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民族英雄左宗棠其人其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时,总有仁人志士不顾个人安危、舍小义取大义。他们为捍卫国家民族所做的贡献历史不容虚无,后世子孙不能忘记。

  附:每日心语

 “真正的宽容,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很多时候,真正让自己痛苦的,不是别人给予的伤害,而是自己给自己的枷锁。

  做人只有与看开一点,生活才能快乐一些。

 (作者系市老干部大学思政研习社秘书长、

  原市民族宗教委法规宣传处处长)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毛毛1943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刚柔2023-09-17 17:51:37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向全世界宣示了新疆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国家、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将新疆分裂出祖国大家庭。如果谁有这种念头或图谋,必将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击。说得好!这样的人作为英雄来宣传,进教科书,应该!

    举报

    盛世年华 谢谢老师点赞! 举报

  • 叶惠麟笔名叶子2023-09-17 14:56:52

    拜读学习,谢谢老师的讲述和介绍!叶子

    举报

    盛世年华 谢谢叶老师!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